第269章 变通之法(1 / 1)

请收藏本站,并多收藏几个备用站点:

昭庆定了定神,正色说道:“夫君,此事非同小可,不知你有何打算?”

康特叹了口气,缓缓道:“我想,求助于岳父大人,出兵帮我夺回王位。

为死去的康姓族人报仇。”

昭庆公主点点头。

“臣妾理解您的心思,还请国王陛下节哀顺变。”

康特抬起头,两眼正视昭庆公主,四目相对之下,昭庆的心思,显得有一丝的慌乱,她此时,猜不透康特到底想要什么。

“爱妃,我想要你去请求岳父大人,帮我出兵,你看可好?”

听完这句话,昭庆心中不由得微微一怔。

忽然又想起,上午昭宁不过是提及了沈不易,便被王皇后一通训斥,警告她不要参预朝政,不要重蹈太平公主覆辙。

想到这,她轻轻叹息了一声。

“陛下,按理说,这种事情,臣妾不该推辞,应一马当先,去向我父皇借兵。”

康特眼神中,闪过一丝希冀的光芒,紧紧地盯着昭庆公主,满是期待。

可没想到,昭庆话锋一转,接着说道:“可是,今日上午,昭宁妹妹不过随口说了一句,便被母后教训了一番,要我等千万勿理朝政,否则,太平公主便是下场。”

太平公主的事情,琅琊王康特是知道的,听完了这一番话,不由得一阵默然。

见他沉默不语,昭庆公主从一旁拿起披风,缓步上前来,悉心的为康特披上,柔声说道:“夫君,如果您真的放不下面子,不想当面求助于我父王,臣妾倒有个变通之法。”

一听这话,康特猛地一抬头,伸出双手,扶住昭庆公主的肩头,带着几分迫切说道:“爱妃,说说看,还有什么良策?”

昭庆点点头,抬眼看了看康特。

在康特的眼中,昭庆看到了希望,也看见了一丝的担忧。

自从自己和亲去了琅琊国,所见所闻,都是康特光辉高大的一面,何曾有过今日这样的无助?

“陛下,您不妨找一个信得过的朝中大臣,把这件事转达给我父皇,如果他想出兵,自然会召见您,如果不想出兵,想必会找个体面的机会,让我们离开长安。”

康特听完,心里虽然有一丝的无奈,可是仔细想了想,这或许是唯一的办法了。

他轻轻点点头。

“爱妃所言极是,这件事,我要再和康城还有杨昭商议一下。”

昭庆施了一礼。

“陛下国家大事为重,臣妾以为,您还是尽快去办才是。”

康特闻听此言,颇为动容的说道:“爱妃通情达理,识大体,真是朕的好王妃啊。”

大帐里。

康城和杨昭,听完琅琊王康特叙说的情况,不由得对视一眼,满是惊诧之意。

女儿求父亲,还要讲什么规矩?

可是,现在昭庆既然把话说到这里了,想必这条路是走不通了。

康特和康城两人,不由自主的齐齐把目光对准了杨昭。

“昭儿,我要是没记错的话,你和朝中的官员,还是有些交情。”

康业先开口了。

杨昭点点头,“父王说的没错,孩儿和太子师沈不易沈大人,倒是有些交情,只是不知道,这件事请他转达唐朝皇上,是否合适?”

琅琊王康特,可是在洛阳亲历过一切,自然也看到过,沈不易和吴荣力挽狂澜的一幕。

他清了清嗓子,正色:“说起来,我对这位沈大人,还有几分的敬仰,由他出面替我等转达唐朝皇上,我放心。”

杨昭点点头。”

父王明鉴,我想沈大人一定会帮我们的。”

一旁的康城,忍不住插话道:“既然如此,我想这件事,就交给杨贤侄处理吧。”

杨昭点点头。

“那日去洛阳之前,我和沈大人有过约定,我这里还有我俩约好的信物。”

康特点点头。

“如此,昭儿,这件事,就全靠你了。”

一转眼,天就要黑了。

白修在马市,正在思考该如何去验证长孙信所言是真是假。

就在这时,院子里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紧接着,江安快步走了进来。

“盟主,有情况,据蓝羽传来的消息,京兆府尹曹楠,派人去了和记盐号。”

什么。

白修噌的一下站了起来。

曹楠派人去一个盐号,这似乎不太正常啊。

就在这时候,又有人快步进来,朗声说道:“盟主,据咱们自己的兄弟报告,赵国公府上,不久前派人去了和记。”

白修听完,不由得会心一笑,看来,终究有人沉不住气了。

想到这,他长身而起,对一直在一旁沉默不语的白寒说道;“兄弟,召集些人手,随我去和记走一遭。”

和记盐号。

就在东市。

东市主要的消费群体还是长安城里的百姓,所以,日常消耗品店铺非常之多。

和记盐号,就在西边入口一旁。

地理位置相当的不错。

冬日,天色黑的非常早,所以和记早早的便关门打烊了。

百姓站在和记的台阶上,抬眼看了看写着和字的灯笼,随风摇曳,心中一阵阵的感慨。

放着好好地生意不做,干嘛非要搞这些杂七杂八的事情,如果真的被查实了,这和记,恐怕要易主了。

他刚要打算上前去叫门。

忽然,一道人影急匆匆跑来,在他耳边低低的声音说道:“盟主,后门出来了一辆马车,要不要追上去看看。”

马车。

听到这个,白修眉头一挑,都这点了,出来马车,似乎不太正常啊。

“走,跟上去看看。”

白修一挥手,带着手下众人,追了上去。

走不多远,果然见一辆乌篷马车,不紧不慢的朝着金光门而去。

金光门是长安城的西大门,虽然是大门,可是这里每天所走的人并不多。

主要还是因为,出门几里地,路边就有几座小山丘。

小山丘上,一层层的,全是墓地。

故此,人们大多数也只是在大白天,日头最盛的时候,才敢经过金光门。

且说那辆马车,不紧不慢的一直来到金光门面前,车夫上前从怀里掏出一物,在守军面前晃了几晃。

守军见状,急忙一挥手。

“放行,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