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 攻克光刻机(1 / 1)

宅在随身世界 明渐 1042 字 2021-03-04
请收藏本站,并多收藏几个备用站点:

加快进度?

怎么加快?

靠什么加快?

难道就是靠嘴上说一说,像电脑游戏中的鼠标点一点,研发进度就突然暴增上去了?

显然这是绝对不可能的。

这个世界唯一违背不了的,就是固有的科学规律!违背科学规律的事情,不管口号喊得有多响,干的有多卖力,都是干不成功的。

好比揠苗助长一般。

芯片制造技术,就是工业制造的皇冠之一,在现有的工业体系与技术水平之下,只能一步步的稳扎稳打,不可能实现一步登天。

28纳米、22纳米、16纳米、14纳米、12纳米、7纳米、5纳米、3纳米……几乎只能沿着这条路线进行前进,跳跃式发展几乎没有可能。

徐明当然了解这点,他提出的《芯片制造计划》,本就定了个十年的超长规划周期。

如果十年不够,那就十五年、二十年,早晚会有追赶上海外公司的最先进水平。

徐明一开始想打的,就是持久战,根本不怕投入多少钱,以必须做成的斗志,也要把这件利国利民的事情办成,造出完全100%自主化率的高性能芯片。

然而蓝梦欣突然对他说,要加快进度,而且是成倍的增加,用短短几年时间,追上全世界最先进水平,这种事情,即便不是自嗨做梦,而且也有点不尊重科学规律,更有可能就是在吹牛放大化,完全不考虑实际。

徐明只得说道:“梦欣,这种事情,完全急不得,只能慢慢来,一步一个脚印。”

“不,我们完全有办法,实现效率加倍,提前实现我们的目标,节省一半以上的时间。”

蓝梦欣摇了摇头,然后一脸认真的说道。

“什么办法,你说说看。”

徐明看着她问,突然产生了好奇,难不成她所说的办法,是加大投资,招募更多的人员,投入更多的资源,实行人海战术?

“这需要借助你的异能,尤其是经常使用的时空切割。”

蓝梦欣解释说道:“芯片制造,说到底,还是脱离不了高、精、尖三个字,要有极高的技术含量,达到极致的精度,以及最顶尖的操作方法……各方面都要达到极致。”

“而小明你恰好都可以做到。”

“比如说在芯片制造环节,占据33%份量的光刻机,是工业皇冠上的皇冠,目前国内企业还得十年以上时间,才能造出国产的EUV光刻机,严重制约了国内的芯片发展。”

“但是那些技术瓶颈,在小明你面前,几乎完全不存在。”

“顶级光刻机内部要用到的镜片,需要打磨到绝对平坦的程度,确保光线精准的进行偏转、透射,据说只有G国的蔡思公司,可以打磨出这样的高精密镜片,但是小明你只要在玻璃表面用时空切割一下,最平坦的镜面就打磨出来。”

“我们还要用到精密度达到一纳米以内的零件,其他公司生产这样的零件,产品合格率有可能不到1%,产量很低,但是让你用时空切割制造的话,不仅精度完全达标,产品合格率能达到很高,一天更是能轻松制作出几千、几万个。”

“还有光刻机的光源发射设备,也是一个重大的难点,但是只要你能进行全力的配合的话,也能很快解决掉光源的问题。”

“所以我们芯片制造公司,还打算成立一个专门的光刻机研发、制造部门,先制造出几十台性能、可靠性、精准度不差于国外产品的EUV光刻机,造个几十台,解决掉工具不好用的问题。”

“至于其他的刻蚀机、光刻胶,以及其他设备,国内都有供应商能提供优质合格的产品,能卡主我们的技术瓶颈并不是很多。”

“小明,你平时还是不要太清闲了,有空就多帮我一点忙,利用你的能力,早点帮我把芯片制造公司搞定,争取在三五年内,就追上最先进的芯片制造水平,让所有人都大吃一惊!”

一边说着,蓝梦欣一边拉住了徐明的手。

“要我帮忙?”

徐明沉吟了一下,摇了摇头,不满的说道:“刚开始说还要七年以上,现在怎么又变成了三五年,是不是在给我画大饼呢?”

“如果你全力配合我的话,三五年时间绝对可以,不是什么梦话,因为芯片的制造路线科学家已经帮我们找出来了,不用我们自己埋头研究,有现成的道路可走,已经节省了大量的时间。”

“知道了方法,又有了能够实现量产的先进设备,主要成分是沙子,但是能卖出黄金价格的芯片,就这样制造出来了,不一定会花太多时间。”

蓝梦欣给出她的理由说道。

“能不能别给我安排太多的事,每天工作时间,最多不超过四个小时,行不行?”

徐明说道,他也知道,蓝梦欣又是在给他寻找新的任务了。

就是不能让他闲下来,空下来,不允许有充足的精力去干一些不着调的事情。

利用一个又一个套路,总是要找点事折腾他一二。

不过……

光刻机确实是国内的短板,很多顶级的高性能芯片,没有最先进的EUV光刻机,就是在做无米之炊,短板依旧存在。

放在虚拟的战场之中,就意味着处理速度更快、AI智能化程度更高、决策更加高明。

倘若没有高性能的芯片,夏国就会陷入到一定的被动当中,甚至面临相当高的风险,时刻得小心翼翼,继续隐忍一段时间。

徐明则有能力补上这块短板,利用他自身的异能。

他也知道,利用精神力感知加上灵气粒子,在微观世界,他的操作精度度达到了细胞、原子的层面,误差不会超过一个原子的直径(0.1纳米)。

这块硬骨头交给徐明来啃,的确不存在什么技术瓶颈。

包括大推力航空发动机也是如此,他都有能力快速改进。

“可以,肯定不会累到你的,又不是非常难搞的大件,实在太忙,那就缓一点,倒也不是急于一时。”

蓝梦欣保证道。

“那行吧!”

徐明点了点头:“既然你公司那么需要我,我就帮一把吧,加工工业零件,或许比加工那些珠宝更有趣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