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九章 芯片(1 / 1)

请收藏本站,并多收藏几个备用站点:

当然了,民用的标准就没有军用那么苛刻,至少在耐用性上和保密性上少稍差一点,所以在网络的构件上使用的就是基于数据链基础上的简化版,数据链通信系统。

至于无人机平台彼此间的通信也从抗干扰能力强的紫外光通信系统,换成了性能稍差的激光通信系统。

尽管整体上照比军用的性能要低几个档次,但腾飞集团并没有因此降低民用的版的性能,反而在某些方面较之军用版本的更为先进。

就比如说集成电路,军用的要求结实耐用,进水、进沙、高原、山地都能用,因此在集成电路的选择上便以耐造为主,以至于在某些关键部位的集成电路上还是用稍显落后的晶体管。

只因为这类产品够结实,够稳定。

但在民用上就不涉及这些问题,因为民用产品只追求极致的性能,因为在大规模集成电路的选择上自然是盯着最前沿的产品。

这就如同数十年后的智能手机,各种高端旗舰机对芯片的需求那叫一个极致,有1纳米制成的绝不用3纳米淘汰的,所突出的就是性能。

腾飞集团的民用蜂群无人机系统也是一样。

所以这次相州厂派出去的五架ZB—MAXpro直升机上面所搭载的蜂群控制系统的集成电路清一色使用的是日本东芝公司生产的248纳米制成的高端芯片。

其设备采用的是尼康公司最新的DUV光刻机生产,得益于日本在九十年代半导体产业方面的优势地位,腾飞集团的蜂群无人机系统的民用版本获得大幅度提升。

最显著的便是整个控制模块的体积较军用的缩小了50%,尽管装配到“哈比”这类的中小型无人机还有些困难,但应用在TY—2这类中型无人机平台上已经不是问题。

至于靶5巡航导弹靶弹这类准军用无人飞行机器的话,自然也可以集成上去,只不过到时候靶5的属性就很难界定了,因为整合蜂群无人机系统的靶5已经具备的巡航导航的一切功能和打击能力的同时,具备极为强悍的自主判断和饱和打击能力。

但又在保密通讯和网络稳定性上照比纯军用巡航导弹又差了些意思,对复杂战场环境的适应性比较差,因此真实战斗力不见得比传统的巡航导弹强,因此腾飞集团并没有将应用蜂群无人机系统民用版本的靶5叫做巡航导弹,而是起了个更贴切的名字,叫巡飞弹。

即低成本的,待自主可控组建的,飞航式攻击弹药。

结果这种临时拼凑起来的巡飞弹一经推出,就得到军方的青睐,尤其是空军的空降兵和海军的陆战队,对这种多任务的巡飞弹非常感兴趣,前后向腾飞集团采购了一批回去,用于训练和新战法的研究。

正是有着军方在背后大力的投资和支持,腾飞集团的蜂群无人机系统才会迅速走向成熟,但距离攫取超额利润,赚小钱钱,带动产业发展的目标还有相当大的距离,毕竟军方再如何支持采购的数量终归有限,想要长远还得是广阔的民用市场才是掘金池。

当然除了利润的诱惑让庄建业下定决心推动民用化市场外,产业的拉动也是另一个重要原因。

至于什么产业,当然是日后最为关键的半导体制造业。

对此,庄建业的想法非常朴素,既然未来无人机,有人飞机以及外太空的航天器都需要现代化的半导体产业作支撑,才能发挥最大的潜力,当然掌握在自己手里才好。

如此既不用看人家脸色,也不用承受高价,关键时候要是有人耍花腔卡脖子,自己也能从容应对。

当然最最关键的还是能够降低自身的产品成本。

要知道采用蜂群无人机系统的靶5每架比原本的普通版本贵差不多80万人民币,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东芝的248纳米制成的芯片价格实在是高的有些离谱。

但也是没办法,在1994年这个档口,整个世界半导体行业还是日本人的天下,至于什么三星、台积电连个弟弟都算不上,美国的英特尔、德州仪器也只是苦苦支撑,正努力给日本人捅刀子。

如此情况下,腾飞集团的选择实在不多,想要达到性能的极致只能向日本采购,价格高也没办法。

可这样一来腾飞集团的民用普及化的道路就要受阻,毕竟民用产品的价格可以高,却不能高得跟奢侈品一样,不然如何普及,又如何赚多多的小钱钱。

所以庄建业一方面对芯片的来源做分散化处理,除了最高端的旗舰芯片从日本采购外,其他的尽可能的使用三星或台积电的产品,甚至部分采用了英特尔的半导体集成电路。

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成本,但这还不是庄建业终极目标,只有把整个产业链抓在自己手里,庄建业才能安心,否则睡觉都觉得不踏实。

正因为如此,在向外采购芯片的同时,在庄建业的主导下,联合成功厂、航天二厂、招商银行、国开行成立创投基金向栾和平创立的电子设备有限公司注资6.5亿人民币,支持其在先进半导体制造方面的业务。

栾和平从八十年代末开始创建电子设备厂,开展三来一补的电子加工贸易,在生意越做越大的同时,也将半导体低端技术摸了个投,对自己在整个行业里的处境那叫一个门儿清,自然是明白靠着低人工,高密度,超负荷的辛苦钱赚不长久。

更何况这种血汗钱的利润也太薄了,稍有点儿风吹草动就得血亏,想要长久的赚大钱,还得瞄准那些产业链顶端的高技术部分。

所以栾和平老早就像朝着电子设备的中上游产业链拱一拱了,问题是他想干,条件却不允许。

一来他没有技术,二来没人才,当然,最最关键的是他没那么多的资本去投,要知道半导体中上游的产业,每一项都是用真金白银砸出来的,投入的额度可不是平平常的几百万、几千万,而是几个亿,十几个亿猛砸,如此坚持五到十年,才能见到承销。

没办法半导体的摩尔定律摆在那儿呢,每隔18个月,半导体的技术就会让工艺制成翻翻,换句话说,你这边的厂房、设备刚完成,整条线就因为摩尔定律成为落后产品,于是只能继续闷砸钱,直到砸到与摩尔定律的幅度一致为止。

想想这个过程,百十来万的小钱儿能定什么用?

结果就在这个档口,跟他合伙的宁晓东突然抽走资金去搞什么鸟毛的航空运输公司,这下栾和平就更没有能力升级产业了,只能继续默默的做三来一补,赚血汗钱。

直到庄建业领投的6.5亿资金砸下来,栾和平才重新有了底气完成产业升级,而他的这份底气很快便给他带来了收获,就在栾和平宣布他旗下的电子设备厂准备进军上游半导体集成电路后没多久,远在荷兰的阿斯麦尔公司的亚太区副总裁便找上门,十分热切告诉栾和平,只要他愿意,阿斯麦尔公司将会以3000万人民币的价格向其提供最新款的可生产198纳米制成的PAS5500型DUV光刻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