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九章 贞观五年(1 / 1)

孤才不要做太子 抉望 2528 字 2021-03-03
请收藏本站,并多收藏几个备用站点:

伴随着李承乾这一次在元日大朝会的正常现身,所有的无稽之谈都消失了。

既然太子没有变成瘸子,那么就不能在护犊心切的皇帝面前再张嘴。如果真的瘸了,潜移默化之下没准儿还有机会,但是如今太子无事,不过是腿上增添了几道伤疤,算不得什么大事。

元日朝会结束以后,李承乾并没有直接回东宫,而是随着皇帝一起进了百福殿。

百福殿的后殿还是布满屏风的样子,墙上挂着的勋贵牌子,不知不觉间也摘掉了不少。

每个朝代开国之初,为了安稳人心,都要放出大量的爵位封赏。如果是子爵男爵一类,倒没什么问题,可是国公国侯,就麻烦了。爵位的传承是每代递减一级,开国公爵还能够传递一次而不用递减。拿长孙无忌举例,以后长孙冲还会是赵国公,只有长孙冲的孩子,才会变成郡公。

所有的勋贵其实都是寄生在百姓身上的寄生虫,如果是功勋卓著之辈,这是一种奖励,但若是投机取巧的人,爵位就跟他并不匹配了。

“用不着看上面,看下面。朕执政以来,倾尽全力才不过削减了三十一家的爵位。余下这些,都是不曾犯错的。虽说拿走他们的爵位,是为了百姓考虑,但是没有借口,却会让人觉得皇家薄凉。记住这些,就算是朕没能全部削掉,你登基以后,也得接着坐下去!”

李渊留下的祸患,却要一代人,甚至两三代人才能够消除。

这,也是皇家的无奈。

从勋贵牌子边移开视线,李承乾开始查看屏风上的记录。

还是一样有功有过都详细的记在上面,最边下还有大片空白的屏风,皇帝站在空白的屏风前,苦思许久却没能落笔。

“父皇,您在想什么?”

李承乾很疑惑,对这一位而言,恐怕很少有需要苦思的事情吧。

提笔在屏风上写下了“草原”二字,李世民才说:“朕在想,东突厥新纳入的草原地区,该如何应对。草原不是中原,没办法施行正式的道州划分。中原派去的官吏,在草原上也不会起到多大的作用。虽说侯君集在草原上,将所有反对的声音都清除了,可怎么管辖,还是让人伤脑筋。

自古以来,中原对草原的控制都很薄弱。一朝打下疆土,想要固守却令人费神。朕想过很多的策略,却都废弃了。打下来,却管不住,这片土地可就不能说是咱们的啊!”

感慨完,李世民放下笔,笑着问李承乾:“既然今天你也进来了,不如就说说你的想法,朕苦思多日无果,没准儿,你能想出什么好办法呢。”

我能想出什么好办法?

李承乾哭笑不得,说到底自己只是一个来自后世的灵魂,脑海里的骚主意一大堆,但是如何正确的用在大唐,还需要仔细的思考才行。

一国两制?现在提出来会被人笑话死的!在大唐,哪怕最迂腐的夫子,信奉的都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儿臣也没有什么好办法,不过,相信历朝历代都不能跟草原融合,就是因为种族界限泾渭分明。草原上的牧民,从未对中原形成归属感,也就谈不上并入国土范围了。”

“这话说的有道理,但是你以为民族是那么容易融合的?且不说中原人不愿意去草原,就是让草原人到中土来,你觉得他能过得如意?你的话,还是有点想当然了!”

随手把屏风推到一边,李世民开始在另一个写满字的屏风上查看自己过往的记录。

新的一年开始了,去年积累了足够功绩的官员,需要提拔,一些暂时不方便降罪的,如今也要年后算账。身为皇帝,脑子里就应该装着一个天下。至于什么过年过节的,哪有时间偷闲。就是元日大朝会之后的这段时间,他都得在这里工作。

在屏风上抹掉了几个名字,并记在心里,李世民回头见李承乾正在看那些屏风上的字迹,就说:“你现在看这些还是为时过早,等朝会恢复以后,要记住,多看、多学、少插嘴。你的腿才刚刚痊愈,不要久站。不过今日是初一,去后宫看看你母后和弟妹们,替朕去大安宫拜访一下太上皇吧!”

李承乾点了点头,转身就离开。现在的自己对大唐的官员制度还没有多少研习,就算看屏风也就是过过眼瘾而已。

后宫还是跟以前一样,因为皇帝吩咐了,所以张赟出来以后就给李承乾安排了抬辇,说白了就是木质担架一样的东西,被两个宦官抬着走,看起来傻乎乎的。

受不了周围宫人怪异的眼神,李承乾忍不住对张赟说:“你给孤弄个轮椅,都比这东西强,干嘛非得弄个抬辇?”

张赟脸上现在只有几道淡淡的伤疤,不仔细的话看不出来。见太子发牢骚,就说:“殿下,您的腿不好,就不要纠缠这些了。您好不容易在鬼门关走了一遭,还是得多爱惜自己才是!陛下有意把奴婢派遣到东宫,没准儿啊,明天奴婢就到东宫去任职了。”

“你要来东宫?”

前面的话没听清楚,最后一句话却让李承乾欣喜若狂。张赟这个混蛋别看傻傻的,但是身手确实没的说。如果这家伙到东宫来,自己平时锻炼的时候,也能多一个对手了。

见太子两眼放光,张赟打了一个哆嗦:“殿下,您别这么看奴婢,就算奴婢到了东宫,也不会跟您对练的。您要想恢复之前的锻炼,怎么也得一年以后才行!”

摸了摸左腿,李承乾只能叹了一口气。

从秋猎的时候到现在,他的腿才算是恢复了常态。孙思邈又摸了一遍骨,说是除了有些不平整外,应该无碍。只是那几道伤疤实在是要命,用了蜂蜜珍珠粉了,却没有消散的意思。不过自己还在长身体,应该会随着长大变淡一点吧。

到了两仪殿,才发现今天很热闹,李泰也在,正跟李丽质一起抱着三岁大的李治跑来跑去。长孙因为还要照顾城阳,只能吩咐女官在一边照看着一点。

进了两仪殿,长孙就放下了熟睡的城阳,过来看儿子的腿。

“现在还疼吗?”

“不疼了,就是坐卧的时间长了些,现在走几步路都累的不行。”

长孙掀开李承乾的裤腿,看到他小腿上的几道疤痕就掉眼泪。

李丽质也掉眼泪,小小的李治不知道母亲和姐姐为什么哭泣,只觉得有意思,也跟着假哭。

只有李泰看着这个伤疤伸出了大拇指:“皇兄您真的厉害,要是臣弟,恐怕就忍不了,干脆当个瘸子算了。”

长孙立刻瞪大了眼睛:“元日的日子说什么不吉利的话呢!”

李泰嘿嘿笑了笑,无赖的坐到了地上。

看着李泰还包着绷带的手,李承乾笑道:“还说我呢,你自己不也总是受伤?让我看看,呦,怎么手还绑着绷带呢?”

李泰立刻把受伤的手藏到身后,无奈道:“琉璃作坊已经尽最大的可能祛除杂质了,可是造出来的纯净透明玻璃还是少的可怜。上一次又烫伤后,琉璃作坊的那个工匠头头就把我请了出来,说是不允许再进去。要是再受伤,他们可担不住这样的罪责。皇兄,您想想办法啊。我现在觉得做学问无趣至极,只有滑轮组、琉璃这样需要费脑子、想办法的事情让我感兴趣。”

听见李泰这么说,长孙忍不住伸手打了他一下:“哪有堂堂王爷去干工匠的事儿的,看你的手,都成什么样子了!”

李泰总能找到最佳的站位,比如他现在就坐到了李承乾的左边,让长孙想伸手打,却怕打到大儿子。

李承乾却是一笑,转头对李泰说:“既然琉璃没办法更进一步,那就先不搞它了,既然你不喜欢去学院上课,那就跟为兄一起去阎立本的工学院看看。年前的时候我给他安排了活儿,也不知道他现在做的怎么样了。”

“阎立本的工学院?去去去!”

提起工学院,李泰立刻就来了兴致,工学院他也住过一段时间,对那里的东西也很好奇。如果不是教完滑轮组以后他就去了琉璃作坊,一定要把工学院好好逛一遍。

见两个儿子说的起劲儿,长孙只能转身去照顾城阳。两个儿子现在相处的亲近,是她乐得看到的场景。之前太子摔腿后,她自然知道有些别有用心的人又把目光打到了李泰的身上。如果不是皇帝劝阻,她恐怕都要动手了。一群蠢货,欺我皇后不会动怒吗?

长孙的随身女官紫燕拿来了一份礼盒,交给李承乾,这是皇后给太上皇准备的年礼。

裴寂倒了霉,特别是东突厥覆灭后,自感文治武功都被超越的李渊,很是痛快的放开了对皇权的最后一点眷念,不仅把太极殿交还给了皇帝,还老老实实的住进大安宫,从不寻事。

大概,他也知道自己是时候该退幕了。

李渊彻底的离开了皇宫,似乎代表着李世民的全胜。但是,不愿意让本来缓和些的皇家亲情,再度产生裂缝的长孙,还是叮嘱李承乾带着弟弟妹妹去给太上皇拜年。

在太极殿用了午膳后,李承乾就带着李泰李丽质、李恪,还有豫章一起去大安宫。

豫章今年才五岁,本为下嫔所生,但是因为那个嫔妃染病去世,就被长孙收养,并视如己出。这要是搁别的皇后,别说收养了,恐怕也就关心一下死活。

兄弟姐妹五个在一众侍卫的护送下,直接去了大安宫。

按理说初一的时候不早早的拜年,过了午后才去,是很失礼的事情,但是李渊却丝毫不在意,笑呵呵的接受了几个孩子的拜年,还一人分了一个大大的金裸子,让没有获得的李元昌直翻白眼。

现在的李渊丝毫不记得自己当初的诅咒,拉着李承乾就要下棋玩。

围棋一道,李承乾现在也算是小有成就了,李渊虽然是太上皇,但是在围棋上还真不怎么样。

再次赢了一局以后,李承乾嘿嘿一笑,对李渊说:“皇爷爷,咱们这么玩,还是没意思,不如咱们以棋作赌,谁输了,就掏一两金子可好?”

李渊哈哈大笑:“你小子,真是有意思,竟然盯上了朕的养老钱。不过也罢,听说你建造了一个学院,花了不少钱,以后还要扩建,那朕就给你赞助一些。”

重新开盘,却还是一输再输。

日落西山的时候,李承乾让侍卫抱着沉甸甸的一个包袱,大胜而归。

才出大安宫,李泰就忍不住问:“皇兄,皇爷爷现在在大安宫,已经很....您为什么还要赢他的钱啊!”

李恪呀偏过头,面露疑惑之色。

李承乾笑了笑,走到自己的马车边,从包袱里给弟弟妹妹们一人抓了一把碎银子才说:“你们啊,还是不了解老人,跟他们要东西,只要光明正大,干嘛不要?再说皇爷爷已经很久没赌过了,你指望他跟妃嫔、宫女宦官、或者子女赌?”

本来,裴寂没倒霉的时候,还总是进宫跟李渊打秋风,但是自从他被妖僧法雅牵连倒霉后,就基本没什么人去见李渊了。虽说皇帝因为玄武门的事情心生愧疚,总是往李渊那里送钱送美女,长孙更是对他几乎有求必应,但是,沉迷于酒色的日子,也未必就真的让人快乐啊!

坐着马车回了东宫,李承乾就赶紧去给老先生请安。

以前老人家过年的时候还要回孙子家过年,这几年却被李承乾强行留下。

八十来岁的老人需要好好呵护,冬天这样的日子得在屋子里好好猫冬才行。

不知道为什么,老先生最近又起了教导他的兴趣。

不仅包揽了令官的活儿,还开始给他讲解朝廷的构成。明明每顿饭只能吃以前的一半,甚至还要少,但精神却是好了起来。

师徒二人边吃饭边聊着大唐各部分的官职、品级,职权,当聊到行军总管的时候,李承乾就来了兴致:

“李师,之前弟子就疑惑,明明李靖是定襄道行军总管,还是大总管,为什么还能临时的设置草原上各处的官职?这不应该是吏部,或者皇帝的工作吗?”

李纲解释道:“草原不同于中原呗,事实上将领临危受命成为一道总管后,是军政一手抓的,不过也没有哪个将领会真的行驶政权,一般都是暂时压制住局势,等朝廷派来的文官抵达后在把相关职责交给文官。李靖身在草原,临时任命两个官职不算什么逾越,就算再过分些,也不会被处罚,最多被皇帝训斥一下罢了....”

朝廷里的好多官职,其实都有正副、实权虚衔之分。有些职位,徒有其名,但是在位的人只要行驶这个职位的权力,就是大罪。

一顿饭因为聊天的原因,足足吃了半个时辰。

吃完晚饭后,老先生只是从餐厅慢慢走回卧室,就算是完成了自己的运动。因为怕老人家走得太累,李承乾现在已经把餐厅迁移到了老先生卧室不远处的一个房间。

扶着老人家躺下休息后,等到老人家的呼吸趋于平稳,李承乾才转身离开。

无论如何,这位老人也不能陪伴自己多长时间了。

李承乾清楚,老人家这段时间之所以这么上心的教导他关于朝堂的知识,就是因为看到了徒弟的转变。他是真的打从心眼里希望这个徒弟能够顺利成为唐朝第三个皇帝。

刚过上元节,李承乾就带着老先生回到了学院。

学院的大儒们对李承乾设定的“一个半月”寒假嗤之以鼻,认为这纯粹是虚度光阴。不止大儒们这么说,学生们也觉得一个半月的架起实在是太长了。后世学生听说假期缩减,就会从心里问候校领导的祖上十几代。到了这里,却是完全反过来了。

没办法,在学院全体师生的声讨下,假期只能从一个半月,变成了不足一个月。小年放假,十六开学。

虽然回到了学院,可是李承乾还是蛮横的拒绝了老先生想要教学的想法。老先生的小院子取暖不亚于东宫,他才同意老人家的想法,至于上课,对他而言还是太耗费精力了。

安顿好老先生后,李承乾就带着李泰去了工学院的试验地。

渭水边一处荒凉的地方,现如今建起了一片茅屋,几个裹成熊一样的工匠,不论秋冬,都吃住在这里,并且进行着实验。

水车这种东西,早在汉灵帝时,毕岚就造出了雏形,相传经三国时孔明改造完善后在蜀国推广使用,隋时就广泛用于农业灌溉。

虽然东西是出现了,可是这种灌溉农田的东西,到现在为止都没人把它和机械力联系到一起。

其实水车并不一定只是用来灌溉啊,把它改造一下,选个水流湍急的地方,不就能造出更厉害的东西来?

看着水车在水流的作用下,带动着传力杆、并经过齿轮组变换力矩后,使屋里的一个钟一样的巨锤上下运动起来,李泰立刻爆发出了自己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