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联一出,所有人都看得出来,这是非常好的一联。
而且,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
“有志者,事竟成”,这六字足以说明一切。
让人情不自禁的握紧了双拳,周身上下似乎在突然之间充满了力量。
但是,后面“破釜沈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这一句,又让不少人一时之间不太明白是什么意思?
感觉好像能够理解,但又偏偏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一种颇有些奇怪的感觉。
唐茜小声的问萧雨,“萧雨,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萧雨道:“秦、楚,应该和历史上秦、楚两个国家有关。但具体是什么意思?我也说不上来。”
“‘破釜沈舟’,这是一个典故。”梁成说道。
“是一个什么样的典故?还请梁老板给我们说说。”唐茜说道。
其余不明白是什么意思的人,也纷纷看向梁成,希望梁成能够为他们解惑。
梁成笑了笑,说道:“也好,那我就给大家说一说。大家听了之后,自然就会明白悠然老弟这句上联是什么意思了?
这是一个关于项羽的典故。
秦朝末年,各地百姓纷纷起义。先有陈胜、吴广,后有项羽、刘邦。
有一年,秦将章邯,引军渡过黄河北上,围攻赵国。
赵国危急,向各国求救。
项羽带兵渡河援赵。
渡河之后,项羽让士兵们饱饱的吃了一顿饭,然后每人带了三天的干粮。
之后,项羽下令将所有的船只全部凿穿沉入河里,再把所有做饭用的锅全部砸烂。
这样,大军就没有了退路,只能前进。
项羽破釜沉舟,断绝了退路,不允许这一次救援失败,只许成功。
后来,项羽的军队果然大败秦军,项羽也因此名扬天下。
项羽敢破釜沉舟,这自然需要莫大的勇气。
或许,只有项羽才有这样的勇气。
史书上将项羽破釜沉舟的故事这样记载,‘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
原来如此。
听梁成这样说了之后,包括萧雨、唐茜在内的,之前不太明白是什么意思的人,终于完全看懂了李悠然的这句上联。
这是用项羽破釜沉舟的典故,表达了一种非常积极的意义。
要去拼搏、去奋斗,在风雨中百折不挠勇往直前。
有志者,最终定能事成。就像项羽最终终于让“百二秦关终属楚”一样。
秦朝的雄关,终于属于了楚国。
这句上联实在是太好了!
每一个人都十分兴奋。他们是真没有想到,今天竟然能够听到这样一句上联。
这句上联十有八九会流传开去。最后就是在全国范围内流传,都不是一件让人觉得奇怪的事情。
而他们,都是这一句上联诞生的现场见证者。
真是越想越让人激动。
陈远哈哈笑道:“老板在对联一道上果然极具才华。今天真的大开了眼界。”
李悠然听后,谦虚了几句。
不过,大家对这句上联如此赞誉,他并不感到意外。
这句上联真的是非常好!
他在《经典对联大全》一书上第一次看到时,也感到非常的惊艳与惊喜。
当然,下联也一样非常好!
上下联一起,才堪称真正的经典。
在地球上,这一联也是非常有名的励志对联。
只是其作者是谁?存在着争议。
一说时地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蒲松龄所作。
一说是地球明末清初将领金正希所作。
另外还有作者是其他人的说法。
不能确定作者是谁?李悠然觉得有些遗憾。
但他能看到这样一副对联,绝对是十分荣幸的。
现在,不知道现场梁成、董易、唐山等客人们,能否有人能够对出下联?
李悠然十分期待。
而梁成、董易、唐山、萧雨、唐茜等现场所有的客人们,都已经在开始思考下联。
思考的同时,还有人小声的讨论。
思考一阵之后,很多人都觉得相当的无奈和苦涩。
他们感觉这一联完全无法下手,连一点头绪都没有。
这一联很难对。
就连相互讨论,群策群力的对下联,都没有一点头绪。
即便是梁成,都感觉没有任何的头绪。
“可以让我来试一下吗?”一个声音突然在人群外围传来。
有人对出下联了?
所有人或扭头,或转身,全都看向说话之人。
是一个四十多岁,接近五十岁的男子。
很是面生,之前似乎没有见到过。
唯有萧雨、唐茜等妹子们“咦”了一声,感觉好像在哪里见过似的。
但具体又想不起来。
男子见众人全都看向他,微微一笑,略微走近一些,然后说道:“我很抱歉,打扰到大家了。我碰巧路过这里,听到大家的讨论后,知道了是那位年轻小哥,出了‘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沈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这么一句上联。觉得十分欣喜。已经有好长时间,没有看到过这么好的上联了。所以,才斗胆想要对一对下联。如果有打扰到大家,还请大家见谅。”
原来如此。
所有人都明白了是怎么一回事儿。
就说嘛,之前好像没有看到这个人在这里。
原来是刚刚才路过这里。
只是,仅仅只是路过这里,然后从大家口中听说了上联,再然后就对出下联了?
真的假的?
这也太快了吧?
李悠然则微微笑道:“这位先生太客气了。哪有什么打扰不打扰的?先生有兴趣对我这句上联,我感到十分荣幸。”
梁成、董易、唐山等人这个时候也都表示,“先生太客气了。如果先生有了下联,还请对出。我们正愁没有头绪呢。”
男子哈哈一笑,说道:“既然如此,那我就斗胆了。如果对得不好,还请大家指正。我的下联是,‘苦心人,天不负,卧心藏胆,三千越甲可吐吴。’”
话音刚落,李悠然首先一阵惊喜。
妙啊!
这句下联,正是《经典对联大全》里记录的下联。
没想到真有人对出了这句下联。
而且,还是在短时间内对出的。
眼前这个男子在对联上的造诣,非常深啊!
其余人,包括梁成、董易、唐山、萧雨、唐茜等人在内的所有人,略微一琢磨之后,也全都忍不住要拍手称绝。
这句下联对得相当好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