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战前统计(1 / 1)

我是崇祯四皇子 玉召 1254 字 2021-03-03
请收藏本站,并多收藏几个备用站点:

朱慈炤右手第一人,乃是吴里老,见朱慈炤示意,心中也有意给在座的众人打个样,便上前一步,坐到朱慈炤对面的苇席上。

朱慈炤按部就班,在草纸的第一页写上吴家村,便问:“姓名?”

“吴三胖。”

呃......

朱慈炤知道古人的名字都和数字有关,什么二狗、二牛、三丫、重八之类的,没想到这位吴里老竟然叫三胖,想来家中还是有大胖、二胖的。

便只好在写下“吴三胖”三字。

接着便是问任职。

再接着便是人口。

这人口需得详细问了,其中包括女子多少人,男子多少人,壮丁多少人,孩童(男女)多少人。

再问就是要问村中可有牲畜,都是什么牲畜。

最后还要问问村中可有什么兵器,什么弓箭啦,长矛啦,大刀啦,朱慈炤需得问的仔细了。

他不耐其烦的问完一位再接着一位,很快便将九村十八里共二十七人问完。

之后他看着眼前的数据不禁有些皱眉。

朱慈炤还是太过乐观了一些,或者说这些村民真的是贫瘠的几乎一无所有。

这所谓的九村十八里共一千九百八十户,其实仅仅才一千二百多户,少的那些,要么绝户了,要么便逃难去了。

因为众里老也不太清楚本村到底还有多少户,所以这个数字可能还会再降一降,有可能只有一千户。

其中假如每家出一人的话,那么朱慈炤大概可用的壮丁能有一千人。

比他两千人的期待,足足少了一半。

而牲畜这种宝贵的东西,九个村子加起来总共有骡子十二头,驴九头,牛二十八头。看起来挺多,但是却没有一头牲畜是村民所有,皆是城中缙绅大户,以及县城边上的几个庄子的地主所有。

牲畜之所以在村民这,因为有很多村民投身到了这些大户的家里,作为佃农为其种地。

而现如今已经是农历的三四月份,公历的四月底,所以已经到了耕种的时候,这时这些牲畜便分派给佃户,由他们负责喂养。

掉膘便打死人的那种喂养!

但这次显然要便宜了朱慈炤,因为除了耕牛不能动之外,其他的皆是肉食啊!

只可惜,九个村子,没有一匹马。

朱慈炤叹了一口气。

接着便是各个村子的武器,弓道是不少,想来是用来打猎的,但是具体数额不清楚,大致就算是每三户家中有一把弓,那便在三百把左右。

其次便是长矛,这东西不常用,数量大概在三百杆左右。

大刀,连同柴刀都算上,几乎就是每户一把,甚至是两把,记一千把。

看完这些东西,朱慈炤点了点头,然后从席子上站了起来,道:“诸位,现在我已经将各个村的情况了解完了,我们的队伍很好,也很强大,下面我安排一些事情,大家即刻去办,不得有误!”

众人忙是起来看着朱慈炤。

“其一,诸位即刻回村,然后将村中十六岁以上、五十岁以下壮丁全都集合到吴家村,我要选兵,动作一定要快!”

“其二,为了避免走漏风声,县城有所准备,从现在开始我将封锁进入县城的道路,没有我的命令,闲杂人等不可靠近,违者以细作论处,斩!”

“其三,即刻起,我等便是举旗反叛之人,所行之事皆是杀头的大罪,还望诸位团结同心,一致对外,若有二心者,斩!”

“其三,各位回村之后,马上将村中的牲畜、弓箭等兵刃全都集中到吴家村来,我统一安排!”

“诸位听清楚了吗?”

朱慈炤讲完,看着众人道。

“是!”

众人听此心中肃然,同时也对朱慈炤的这几条命令感到认同,忙是施礼,然后急急忙忙的去了。

经过朱慈炤一番洗脑,他们是对朱慈炤产生了盲目的信服,对未来的生活更充满希望,现在的他们已经有了胆子,不再是老实巴交的小农民,而是兵,是刀!

但这把刀需要一个好的师傅才能磨成利刃,更需要有一个好的将领才能将利刃扎到对的地方去。

待众人去了,朱慈炤转身看了看太阳,这才发现太阳只不过才刚刚升起,趁着这个时间,朱慈炤还有事情要做。

“韩飞!”

朱慈炤喊道。

“小的在!”

韩飞忙是上前来。

“你带着五名我们的人,然后去找吴里老,请他安排十名青壮,在通往县城的五崖沟路口封锁,来往人等,一概扣下!”

“是!”

韩飞应下来,回身带了五名锦衣卫,去找那吴里老了。

“冯缑!”

“在!”

冯缑上前抱拳道。

“你同样带领五人,再找吴里老要十人,带着这十人去往古风口,这是去往县城的大道,来往人等一定很多,一定要小心了。”

“是!”

冯缑同样去了。

现如今朱慈炤身边还剩下八名锦衣卫,朱慈炤没有安排,便让他们在一旁候着。

朱慈炤想了想,又坐在案几前在纸上写下了几行字,分别是指挥使,千户,百户,总旗,小旗。

这是明代卫所的军队职务,一个卫所兵数大概有五千六百人,长官为指挥使,下辖五个千户所。

一个千户所大概一千一百二十人,长官称为千户,下辖十个百户所。

一个百户所人数大概为一百十二人,长官为百户,下辖两个总旗。

一个总旗五十六人,长官称为总旗,下辖五个小旗。

一个小旗十人,长官为小旗,为最基本的单位。

写完之后,朱慈炤看了看,又沾了沾墨汁,写下了伍、什、队、哨、总、营这几个字。

这是现如今主流的军队制度——哨营制,明朝后期,卫所的士兵已经不堪大用,所以从嘉靖年间开始,募兵制逐渐代替了世兵制。

从以前的军人身份世袭,靠屯田来养活自己,到当兵拿工资,官府发饷银,卫所军开始逐渐弱化,哨营军开始兴起。

同时卫所军和营哨军的分工也开始划分,卫所军主要负责驻守,治安,训练新兵和屯田。而营哨军则主要负责机动作战。

营哨制一般是五人为一伍,二伍(10人)为什,三什(30人)为队,三队(90人)为哨(270),五哨(1350人)为总,五总(6750)为营。

点了点头,朱慈炤又写下了队、旗、局、司、部几个字,这是戚继光制定的编制。

十二人为一队,三队(36人)为旗,三旗(108人)为局,四局(432人)为司,二司(864人)为部,三部(2592人)为营,人数在3000人左右。

部营制其实也是哨营制,只不过是根据主帅的喜好不同,或者作战理念不同而制定的,一般没有主帅绝对的按照哨营制来打造自己的麾下的军队。

比如说孙传庭组建的秦军。

卢象升组建的天雄军。

祖大乐用投降的蒙古部落等组建的关宁铁骑,祖大乐降清以后由吴三桂继承的关宁军。

以及四川石砫土司秦良玉为其丈夫马千乘训练的一支善于山地作战白杆兵。

这些军队组建皆没有定制,完全凭借主帅私人喜好来决定军队内的编制及人数。

而现在朱慈炤将他们列出来,是想参考一下,一旦自己组建军队到底是仿照哪一种军队编制。

......

感谢堂主大大的打赏,刚改了名字大大便来支持,感谢

同时感谢“大爱楚玉嫣”书友一百起点币赏赐,感谢

最后,投票的大大们,可否赏俺一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