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三章 皇后人选(下)(1 / 1)

更宋 红莲素心 1292 字 2021-03-02
请收藏本站,并多收藏几个备用站点:

“陛下,这合血之法,自古有之,虽然会有伤龙体,可这也是最稳妥的办法。”

看了半天,魏仁浦终于忍不住了,对于郭浩的家事,他们实在不想操心,他们只是想要个皇后,选个太子。

“稳妥?你们都想试试看?”

众人齐齐点头。

郭浩冷笑一声,道:“好,那朕就答应你们,不过在此之前,你们先找来十对父子,也好有个对比!”

“找十对父子?”

其他人都不知道郭浩要干什么,可是郭浩执意这么做,于是王浦派人找来十位大臣和他们的儿子,排成一排等着郭浩的命令。

“诸位,你们应该都十分确定,这些孩子都是你们的儿子吧。”

“当然。”

大臣们没一个怀疑的,郭浩点头道:“很好,那就开始吧。”

说罢太监呈上银针,父子们开始滴血,一旁的众人都抻着头观望,只见血液滴到水里后,有七位的血液融合了,另外三对却没有相融。

“这怎么可能!”

三位大臣脸色大变,看着自己的儿子,他们的儿子也被吓得够呛,父子的血怎么不能相融!

“朕再问你们三一遍,他们是你们的儿子么!”

有两位犹豫了一下,坚定的点点头,另一位却一脸思索,仿佛想到了什么。

“不用害怕,其实血液不融也很正常,因为你们不知道,血液其实也是有类型的。

相同类型的血液,哪怕不是亲人,也是可以相融的,秋南你来。”

说罢郭浩滴了一滴血,然后让秋南也滴了一滴,只见二人的血液在水里融合了,随即郭浩招来郭致尧,又让他滴了一滴,父子的血也融合了。

“你们看,我和秋南的血可以融合,和致尧的血也可以融合,难道我和秋南是亲人么?”

看到这里,所有人不说话了,郭浩回头看了看李安和两位宰相,道:“有些事情,要用心去感受,听见看到都未必是真的。

既然你们都想要这个位置,那么朕就不设皇后,或者他们三个都是皇后,朕不想因此影响我们夫妻的感情!”

“……”

郭浩这个想法,让所有人都无语,设不设皇后他们无所谓,关键是太子人选!

“陛下,皇后人选,关乎储君、国运,还请陛下三思!”

王浦施礼劝谏,郭浩摆手示意那些大臣们下去,这些都是些京官,有些事情不适合他们听,所以郭浩让他们先走。

然而其他大臣几乎都走了,有一个人却留了下来,郭浩看了他一眼,有些恼火:“你为何不去!”

那官员扑通跪下,对郭浩施礼道:“臣斗胆请求留下,聆听陛下圣训!”

主动请缨?毛遂自荐?郭浩表情阴沉下来。

郭浩看了看那人的官服,是个不大的官,这时赵匡胤站了出来,施礼道:“陛下息怒,我这就让他离开。”

“元朗为何替他说情。”

“回陛下,此人乃是臣举荐的,乃是臣的书记。”

“哦?那他叫什么名字?”

“赵普。”

听到这个名字,郭浩心里一动,这不是历史上老赵的宰相么,老赵没当上皇帝,此人也没有崛起。

“既然是你的书记,那就留下吧,起来说话。”

“谢陛下。”

看到郭浩脸色缓和,赵匡胤还以为郭浩给他面子,殊不知郭浩现在最头疼的就是他,见到他总有心虚的感觉,但是还不能杀。

赵普向赵匡胤投去感激的目光,他今年三十八岁了,一身的抱负不能施展,虽然赵匡胤待他不薄,可毕竟只是个书记。

郭浩知道赵普是谁,也有心拉拢,于是名人拿来一副地图。

“诸位请看,这是真正的天下堪舆图!”

众人目光落在地图上,只见上面是一个椭圆形,画着很多不规则图形,还有标注。

“国运,你们在这幅堪舆图上,能找到大宋在哪么?

朕告诉你们,在这里!”

说着郭浩指着一个小方框,众人面面相觑,有的觉得不可思议,有的不敢相信。

“怎么样,是不是很小,什么叫井底之蛙,看看你们那无知的样子!

朕今年三十有四,精通养生之法,朕自认为还能活三十年,那么致尧都已经四十岁了。

四十岁的太子,来继承朕这一方之地,你们不觉得可笑么?如果朕的子孙真有本事,他们应该走出去!

所以,如果朕不立皇后,不立太子,不让他们被这一方天地束缚,外面的世界那么广阔,好男儿当志在四方,如果他们有本事,应该走出去!”

郭浩说着,偷偷打量着众人,他这一番表演效果不错,貌似都被他的演技折服。

征服世界,郭浩也只是想想,现在天下还没有统一,北汉没了还有六个政权存在,除此之外还有吐蕃、大理、契丹。

虽然他们现在还没有壮大,但未来都是郭浩的敌人。

而郭浩最大的敌人,就是那头顶上的契丹,游牧民族自古就是汉人的噩梦,郭浩很想终结它!

“陛下之志,非我辈能及也,臣愿追随陛下,开疆拓土,一统天下!”

“臣愿追随陛下,开疆拓土,一统天下!”

赵匡胤很会来事,每次都在关键时刻带节奏,与天下相比,貌似这皇后、太子也成了小事。

郭浩看着地图,幻想着后世的版图,心里出现一句话:“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说到这里,郭浩忽然抽出宝剑,指着堪舆图道:“剑锋所指,即是我大宋疆域,我的子孙要牢记这个目标,能被皇位局限,直到打到世界的尽头!”

郭浩这番话,好似是对郭致尧说,却也是对赵匡胤等人说的,开疆拓土,保家卫国,永远是军人的使命!

第二天早朝,是宣布了决定:不立皇后,不立太子,后宫妃子各司其职,平时也要工作。

将来皇子长大,要进行考核,优秀者可继承皇位,其余人等可带兵开拓,自立为国。

这个决定一出,又是一阵轩然大波,之前内阁选举的消息还没过去,现在又来一波。

郭浩重启六部,意味着六部的地位提升,建立内阁,意味着宰相的权利分散。

郭浩心里还琢磨着,现在他有三位宰相,刚好能够平衡,一位权利太大,两位容易党争,三位相互牵制。

而朝中的势力,也分为三波:一为后周旧臣,以王浦等人为主;二为大宋新贵,以李安、陈林等人为主;三为军方势力,以赵匡胤等人为主。

政治改革势在必行,但光改革官制还不够,军制也要改。

郭浩想学老赵,来个“杯酒释兵权”,又觉得不太合适,毕竟他和赵匡胤的性格完全不同,可是貌似又没有别的好办法。

而且接下来还要统一,历史上的大宋经历了两代皇帝才完成,郭浩觉得只要自己活得够长,一辈子就可以。

所以军制改革需要仔细考虑,先把朝廷内部建立完善,攘外必先安内,还是很有道理的。

皇后之事暂时告于段落,但是皇家终究不比普通人家,秋南和李芙与郭永宁有着明显的隔阂,这是郭浩无法解决的。

内阁选拔开始,三位宰相开始忙碌起来,内阁的人员关系到他们日后的话语权,毕竟两个部门是相互牵制的。

很快,郭浩就得到了一份名单,不过让郭浩失望的是,这上面没有一个他听过的名臣,而且还都是些老臣。

这个结果,并不是郭浩想要的,大宋开国的功臣很多,可大多数都是武将,历史上有记录的名臣就赵普一个,而且还没在这里面。

郭浩不由得思索,觉得三省六部还是有可取之处的,这个是可以保留的,而内阁的存在,有点类似中书省。

这样一来,就有些冲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