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零七章 消散(1 / 1)

大明新命记 哼哈大王 1469 字 2021-03-02
请收藏本站,并多收藏几个备用站点:

杨振当然舍不得祖克勇这个悍将,虽然始终对他出身祖家有一些疑虑,可是留他在麾下终究是利大于弊。

若是他真能够摈弃祖氏宗族之私,而将国家民族大义放在第一位,那么杨振更是求之不得了。

所以,听见祖克勇这么说,见他并没有因为瞒着他而翻脸,杨振心里踏实了许多,见他如此,连忙站了起来,将他一把扶起。

“祖兄弟说的是哪里话来着?!我杨振当然信得过你!咱们当初从宁远城一并出来,历尽艰险,乃有今日,你我之间,说是生死之交,刎颈之交,也不为过吧?今后可切莫再说此等话了!”

杨振说话的好时候,祖克勇盯着杨振,似乎是要从杨振的言行举止之间,要看出一些什么来,不过等到杨振把话说话,他也没有看出杨振的脸上有一丝的游移不定来。

因为,杨振对他说出的这些话,正是杨振此刻的真心话。

上次的朝廷钦差事件,其实就是一次检验了。

但是结果证明,却是夏成德的人向杏山总兵祖泽远出卖了杨振率队出击敌后的消息,而不是驻扎在城外,与锦州或者杏山联络更加方便的祖克勇。

如今连夏成德这样的人,他都已经决心收用了,那么这个跟自己一路从宁远出来并肩战斗了那么久的祖克勇,他又有什么不能收用的呢?!

之所以,到现在为止,杨振仍然在有些事情上面刻意瞒着祖克勇,倒并不是因为他在内心深处仍旧不信任祖克勇,而是他对祖克勇身边的那些部下们仍然有所疑虑。

祖克勇是一个耿直汉子不假,可是备不住他身边就有祖泽远、吴三桂,或者是祖大寿亲自安排的人。

眼下自己身边骑兵较少,如果将来有了新的骑兵队伍,到时候就可以考虑,把新的骑兵队伍安排到祖克勇的麾下,以便尽快稀释他麾下祖大寿中军重骑的色彩。

杨振见祖克勇目光炯炯直愣愣地盯着自己,心知这个耿直汉子并不是好欺瞒哄骗的主儿,一边庆幸自己方才语出至诚,一边沉吟着岔开了话题,又对他说道:

“先前你曾问起,咱们准备在此地停留等候多久,我现在可以回答你——从明天起,咱们等候三天,最多等候三天!

“在这三天里面,我们一边等等杨珅的队伍,一边也看看李麻兄弟的事情,能办得怎么样。到了第四天一早,不管结果如何,不管我们的人马,能够有所增加,我们都要启程前往伏击地了!”

“咱们要去红庙子么?继续去找杨珅杨守备会合?!”

“不,到时候咱们直接去土城子!人马多自然有人马多的打法,可是人马少却也有人马少的打法!老子还就不信了,他一个汉奸商队,又能强大到哪里去?!”

杨振这一次从松山城临行之前,刻意嘱咐李禄携带一批从熊岳城、盖州城缴获的满鞑子镶白旗衣甲,以防有个万一之用。

如果自己一行人,与缴立柱所说的杨珅招募的宣府兵员一千多人顺利会合了,那么自己的人马足够,这些满鞑子镶白旗的衣甲就用处不大了。

可若是没能与杨珅招募的宣府兵员顺利会合,那么到时候就选出三百人来,换上了满鞑子镶白旗的衣甲,再搞它一次浑水摸鱼。

东蒙古草原上突然出现一支满鞑子镶白旗的披甲骑兵,固然令人心生诧异,但是以张家口汉奸商队东主们的德行,恐怕就是心中诧异,也不敢多问一句话吧!

当下,杨振也不隐瞒,三言两语,把自己的打算都给祖克勇说了,直听得老实人祖克勇一阵目瞪口呆。

而且,杨振既然已经对祖克勇明说了这些事情,当场即顺水推舟,就把这个乔装成镶白旗满鞑子重骑的任务,交给了祖克勇所部一起承担。

也是直到此时,祖克勇听见杨振这么跟他掏心掏肺地,原先在心底隐藏已久、压抑已久的那些焦躁、烦闷,甚至是不平,立刻间就消散无踪了。

接下来的两天里,杨振轮番带着祖克勇和徐昌永两部骑兵,走遍了三座塔所在的营州卫旧城及其周边地带。

营州卫旧城荒废已久,早已成了一片废墟,一片片断壁残垣中间,丛生着无尽的杂草灌木,唯有倾颓倒塌只剩下地基和乱石的城墙,仍能隐约看出它曾经的辉煌。

庆幸的是,废墟上挺立的三座砖石建造的古塔,依旧巍然屹立着。

北塔、南塔、东塔,三座塔下的寺庙附属建筑,也淹没在丛生的杂草与灌木之中了,只有偶尔细心观察,方能看到掩映在杂草灌木之中的一些砖石遗迹。

在位于三座塔中间地带的老城区废墟里面,一些没有完全倾塌的半拉子房屋旁边,更是随处可见散乱的人畜尸骨。

日光下,白骨森然,苍蝇遍地,恶臭呛鼻。

亲眼看到了这些,杨振方才明白,为什么李麻、徐昌永最后领着众人直接上了黑松岭的老营地,倒是自己这个两世为人的人终究还是太天真了。

与此同时,他也明白了,为什么辽东军即使在仍旧强大的时候也不没有占领三座塔,重新恢复这座营州卫城昔日的辉煌。

当然,他也明白了,为什么明军退出营州卫已经将近两百年了,而辽东军也已经接近了历史上最虚弱的时候,那些游牧在努鲁尔虎山一带的东蒙古部落,却没有前来占据它了。

三座塔的地理位置,其实很好,一边是气势雄伟绵延数百里地的努鲁尔虎山,一边是浩浩荡荡流淌了亿万斯年的白狼水大凌河。

有山,有水,而夹在山和水之间的则是起伏不大的浅山丘陵地带,中间又夹杂着一小块一小块肥沃的平原。

如果有足够的时间好好来经营,此时未尝不是一块好地方,也未尝不能够在此地立足。

不过,可惜的是,到了崇祯十二年的时候,不管是朝廷,还是辽东军,都已经没有足够的时间,或者说比较有利的条件,来慢慢经营这个地方了。

对杨振来说,同样也是如此。

因为这个地方,距离辽西的宁锦防线太远,而距离边外的蒙古部落又太近。

早在崇祯二年的时候,随着喀喇沁部的投靠满清,这个地方与大明朝的蓟镇之间就已经被阻断了道路。

要想获得正常且不间断的补给,几乎没有可能了,这也是为什么这个地方被放弃,并且到了明朝末年朝廷的军事力量只能存在于辽西沿海一带城堡之中的原因了。

当然了,要说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因为这里没有大量的人口,没有大量的人口就没法开垦荒地,没有垦荒种地的人,也就养不了守卫城池的兵。

而且没有粮食,没有银子,没有大量人口,他甚至连重建城池的工匠、民夫都招募不来。

如果三座塔的城池不能重建,那么谁又敢于驻兵在这个地方呢?!

这一回,杨振亲自去了一趟,实地勘察之后,也不得不打消了他心中曾经萌生过的一些想法,知道在目前的情况之下,他已经没有别的路可走了,只能先以松山小城为根据地,来继续布局未来。

杨振带着众人,在三座塔以北的黑松岭营地里焦急地等待了三天,但是他们没有等来杨珅的行踪,也没有等来杨珅新募人马的一点讯息。

不过,在第三天的中午,他们等到了李麻和邓恩叫人捎回来的好消息,三座塔西北百余里青峦岭上的两个绺子头领草上飞和青山好答应入伙。

到了第三天的傍晚时分,杨振得报,李麻领着一只百余人马的队伍,出现在了黑松岭的山下。

杨振听到了这个消息,连忙带着黑松岭营地里的众将,兴高采烈地来到了山下,亲自迎接。

杨振领着营里的众将,一出现在山下的路口,拥挤在路上的一片人马,就迅速闪开了一条缝隙。

这个时候,李麻喜气洋洋地小跑着上得前来,隔着几步路,躬身对着杨振说道:“总兵大人!卑职此行,幸不辱命!草上飞,青山好,两路好汉,都答应入伙了!”

此刻,夕阳余晖之下,狭窄的山道上,挤满了乌压压的人马,加上李麻自己带走的一队人马,怎么看,也就一百多一点而已。

若是加上众人手里牵着的坐骑,以及随队行动携带补给物资的驮马,拥挤在狭窄的山道上,也算是颇有一番声势。

不过,先前说好的草上飞、青山好两路绺子人马,怎么也得小二百号人马吧,眼前怎么看也没有那么多。

杨振本来满心欢喜,听了李麻的禀报,再打眼一看,却有些疑惑了,而且他也没有在人群里面看见邓恩所部人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