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六章 ??情怀可敬(1 / 1)

请收藏本站,并多收藏几个备用站点:

“……真的有好多好多的问题,要问小姐姐小哥哥们,”周老板看着底下那些笑得前俯后仰,随着他问得越来越多,优越感也越来越强的大学生们,心说也差不多了,于是话锋一转,“但,最后我并没有找人问。”

嗯?

难道你这就不是在问我们?

“因为,我已经不是个7岁的孩子,而是个,17岁的孩子。”

因为这句话,刚刚淡下去的笑声,马上又大起来。

笑声中,余小美不好意思的低下头去,她自然听出了笑声中那善意的嘲讽,17岁,还孩子,你好意思?

“我已经懂得了很多道理,其中的一个就是,现实和想像之间,永远会存在落差。”

老师们交换着目光,这是要切入正题了?

“想像总是很美好,而现实,却总是很骨感。”

好些开怀大笑的同学,一下子被他整沉默了。

感情你知道大学生活,并没有高中时想像的好,那你还装模作样的问这么多,消遣我们呢?

有些人,看着周围那亲密的靠在一起的情侣,心头连连叹气,你知道吗,大学啊,真还不如高中。

至少在高中的时候,你要是敢恋爱,老师就敢叫家长,学校就敢处分你,所以高中的时候,谈恋爱,至少是光明正大的谈恋爱的,那是少数。

但在大学,光明正大的谈恋爱的,那是大多数,没恋爱可谈的,那才是少数。

你可知道,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什么?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不是我站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而是我就站在你面前,你也知道我爱你,却依然笑着偎在我睡在我上铺的兄弟的怀里……我想回高中!

“很多时候,我们无比相信,在前方等着的,一定会,应该是,也只能是神仙姐姐,结果,等到了地方,南海鳄神挥舞着鳄嘴剪就跳了出来,一边嘎嘎怪笑,一边非常讨打的问,‘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哈哈哈……”刘敏达跟着满礼堂的人一起大笑,和一些老师一样,笑得眼泪都出来了,一边擦眼镜一边说,“这……老板这……”

余小美也笑,不过却带着些愁色,神仙姐姐,这家伙,你是走到哪儿都忘不了她吗。

你是以为,肖嶶就看不到你今天说了些什么?

“所以我知道,大学生活,一定不会像我想象中的那样快活、自由,一定会有新的烦恼,”

“由此我还大胆的推断,想必有很多小姐姐小哥哥现在非常向往的工作后的日子,也一定不会像想象中的那么美好,”

“世界的参差,早在我们坐在初中的教室里,看着桌上的一摞卷子叫苦,结果老师们很快又加上十套卷子的时候,就深深的感受到了。”

好多人又是一边大笑一边摇头,虽然听起来还是有淡淡的装13的味道,但道理还真是那个道理,所以这么说,也真不会让人觉得讨厌。

“我们很早就都应该知道这些,只是很多时候,不愿意去想这些落差和参差,”

“就像现在,我看好些同学,就因为我说到这些,情绪就不那么高,”

回应他的,还是笑,只是这些笑,很多是强颜欢笑,以示我并没有因为你提到这事,想到一些不愿意正视的落差和参差,而情绪低落。

“所以就先不谈这个,说点让大家高兴的事,”周晨双手握着话筒,很认真的说,“新闻传播学部的小姐姐小哥哥们,我佩服你们,我真的很佩服你们!”

虽说这转折得挺突兀的,但他这样恳切的表示佩服,传播学部的同学,自然觉得高兴——尽管他们并不知道,周晨为什么就佩服他们。

“我个人觉得,选择一些专业,比如新闻传播学,未来想当记者,想当播报新闻的主持人的人,和选择师范学校的人一样,都是有些情怀的,”

“当初选择就读的时候,都有着想让这个社会,这个世界,更加公平,更加光明,更加美好的公心,并愿意为这样的目标,去努力,去奉献的决心。”

这下没人笑,刚刚得意的传播学部的同学,也在其它专业校友各种含义目光的注视下,神色肃然起来。

虽然当初填志愿的时候,还有其它的理由,比如,我想去北大理学部的,但成绩它不允许;我还想去中科大学计算机,但成绩,它也不允许。

但不可否认,最终选择这个专业,确实有那样的考虑,将来做一个为人民利益而发声的记者。

虽说和你刚才说的一样,将来我会怎么做,和当初想的,又一定会存在落差,但当初,绝对有那么想过。

“当初入学的时候,一定有很多同学,在想着鲁迅先生的那句话,‘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

不少同学顿时眼睛一亮,再看着台上的那个小弟弟,竟然觉得他有几分知己的样子。

是的,当初在心里不知道把这句话读了多少遍,就是因为觉得无穷的远方和无数人的人们,都和我有关,最终才选择了这个学院,因为新闻传播,就是这么一个能对远方和无数人带去巨大影响的一个学科。

“我还觉得,情怀这个事儿,她或许没有理想那么高的位级,但胜在持久。”

“一个人,可能会有许多个理想,但情怀,终其一生,可能只有那么一种,或聊聊数种。”

“同时,和理想一样,情怀,也是会让我们去奉献,乃至是不计代价,不排除献出自己所有一切的一个事。”

“所以,”周晨再一次认真的看着台下,“因为你们有这样的情怀,我非常佩服你们!”

礼堂里第一次响起了整齐的掌声。

一些老师也在认真的,而不是出于礼貌的鼓掌,周晨的这些话,也让他们中的一些人,想起了多年前的那些初心。

虽说从整个行业的角度去分析,培养出最好、最多新闻人才的,并不一定是他们学校,但这所学校成立的初衷,就是为了为国家培养专业的广播和新闻人才。

他们当年到学校就读、工作,自然也有为广播和新闻事业奋斗的初心。

只是现在……是的,想像和现实,总有落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