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皓月当空。
烟城。
太湖。
湖心岛,灯火通明。
今年山东春季诗会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巅峰,趋之若鹜的青年才俊和前来凑热闹的靓丽佳人们,早已将湖心岛围了个水泄不通。
王宗几人伫立望月楼俯瞰岛上人员,只觉头皮发麻,“孟通还是你有远见,特地找来不少帮助审阅的帮手,不然今日非要将咱们几个老骨头搞散架了不可!”
赵孟通捋顺着胡须,洋洋得意,“现在的年轻人跟以前可不同了,太子爷这种性格的上位者,是深受他们所追捧的,而且太子爷出手又仁义,今日自当人满为患。”
唉......
其他三人长叹一声。
真是有喜有悲。
喜的是今年诗会,参赛者趋之若鹜,将诗会推向了一个新的巅峰。
悲的是他们举办了整整十年的诗会,竟然没有太子爷一次的号召力大,真是世态炎凉,人心不古呀。
与此同时。
叶洵领着穆凌霜,唐沐岚,苏瑾和武岳四人登上湖心岛,向望月楼而来。
叶洵走在正前方,身侧跟着身着锦缎绸罗,宛若天仙一般的穆凌霜和唐沐岚两女。
此一幕真是羡煞了这群读书人。
所有人皆是不自觉的为叶洵让开一条道路。
“看看人家太子爷,真是太令人羡慕了!这身旁的夫人,全都是天仙呀!”
“那是自然,太子爷才华出众,寻常庸脂俗粉怎配站在太子爷身旁?”
“唉.......太子爷这该死的气质!太子爷,小女子要给你生猴子!”
“粗鄙!”
“叉出去!”
......
在万众瞩目下,叶洵率领几人登上了望月楼。
作为春季诗会最大的赞助商,太子爷是一定要来的。
望月楼,顶楼。
叶洵踱步而入。
看到屋内的魏南时,叶洵一愣,他没想到今晚魏南竟也会前来参加。
“参见太子殿下。”赵孟通和魏南几人纷纷揖礼。
叶洵挥了挥手,“诸位不必多礼。”紧接着,他看向魏南,问道:“魏公,今日您怎么有空前来?”
魏南一阵尴尬。
本来今日他是不想来的,叶洵在烟城干出原地洞房花烛夜这事,他还是非常气愤的。
但他听闻叶洵资助诗会,又会赋诗两首,便忍不住来了。
这诗词还是亲自听太子爷吟诵出来比较好。
也许这就是传说中的又爱又恨吧。
紧接着,魏南笑了笑,“老朽听闻殿下欲资助山东寒门庶民子弟,今日特地前来一看。”
他是无论如何也不会说是冲着太子爷的诗词来的,他也是要面子的。
叶洵点了点头,并未在意。
随后,赵孟通宣布今日诗会开始,分为两组进行。
这个分组制亦是得到了魏南的认同,这个时代,寒门读书人大多贫困,寒窗苦读多是饥一顿饱一顿,平日里读的书又没有这些世家子弟多。
所以往年皆是世家子弟拔得头筹。ъìqυgΕtv.℃ǒΜ
今年叶洵若是这样做,一定会适得其反,毕竟若是被世家子弟夺得前三甲,那一定会适得其反,引起寒门庶民的不悦。
即便没有任何人做手脚,那也失去了相对公平。
而且叶洵并不偏袒,对于世家子弟亦是给了三个九品散官的职位。
今日的主题十分简单,只有一个,那便是“劝学”。
由于今晚参赛者众多,时间紧迫,所以一诗定输赢,机会只有一次。
当主题定下后。
热闹嘈杂的湖心岛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皆是自备纸墨笔砚,开始在各个角落奋笔疾书。
皎洁的月光下。
一名名来自山东各地的读书人皆是用自己手中的笔,来为自己搏一个前程。
今日参赛者有大几千人,但最后能拔得头筹,只有六人,若是分开组别就只有三人了。
所以众人皆是穷尽自己毕生的才力,希望能在太子爷面前崭露头角。
望月楼上。
叶洵,魏南,赵孟通几人端坐桌案前,听着楼下沙沙奋笔疾书的声音,品着天之酿,真是不要太惬意。
太子,官吏和不愿入仕的大儒坐在一起品酒的机会可是不多见。
“太子殿下,现如今难得清闲,不如您将赠与山东诗会的诗,现场作了可好?”王宗转头看向叶洵,目光灼灼。
听闻此话,众人的目光皆是落到了叶洵身上。
如此甚好,他们也都等着叶洵的诗词等的寂寞难耐。
王宗几人还从来未亲耳听过太子爷的诗词。
“好。”叶洵站起身来,没有分毫拖泥带水。
越早结束越好,他还等着回去跟穆凌霜和唐沐岚两人探讨学术问题呢,前两日叶洵被她们两人给刁难了,这次一定要将颜面给挣回来不可。
众人一脸欣喜的望着叶洵。
叶洵则是踱步屋中,望向窗外那皎洁的月光。
《劝学诗》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赋诗作词一事,叶洵自当是信手拈来,收放自如。
这首劝学诗,没有华丽的词藻,没有文辞的精美,只有平铺直叙,最接地气的言辞表达最艰苦朴素的学。
赵孟通,王宗,魏南几人先是一愣,后是一惊。
这......
这么丝滑吗?
他们知道太子爷诗才无双,但你这赋诗速度是不是有点快的过分了?
听诗的人还没有准备好。
但赋诗的人已经结束了。
杀人诛心呀。
王宗品后佩服的五体投地,“太子爷此诗真当无双!全诗皆是劝学子勤奋,无论从各个角度来看,皆是体会一个勤字,求学之路不就是如此吗?”
魏南捋顺着胡须,幽幽道:“想当初老夫学习时,还真的是读书到三更,然后五更又起来继续读,若是没有这番吃苦的能力,如何配得上寒窗苦读?读书就是要趁早。”
赵孟通几人亦是点头连连。
“太子爷当真是才气无双,这首诗赠与我们山东诗会自当是妙哉妙哉!”
“一勤生百利,一惰生百弊,只要是时刻不忘勤字,自然会有一番成就。”
.......
众人毫不吝啬的夸耀着叶洵。
叶洵心中却有些不好意思。
勤奋与他大抵是没什么关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