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插台(1 / 1)

请收藏本站,并多收藏几个备用站点:

“那我们唱这两首!”

“和尚你呢?”周至问杨和。

杨和吓得连连摆手:“不会,你得让我缓缓……”

李楠年轻漂亮,性格也外向,杨和这辈子何曾被女生这样对待过,到现在依旧面红耳赤耳鸣心跳,看那样子真得缓缓。

一首歌转过,就听小哥哥颇有怨气的声音:“接下来,由主持人和八号桌的客人,合作献上《碧血丹心》。”

《碧血丹心》是八三版《射雕英雄传》的主题曲,传唱也颇为广泛。

投幕上的画面,也是选自电视剧里黄蓉初遇郭靖的那一段。

李楠清美的歌声响起:“依稀往梦似曾见,心内波澜现……”

难怪小姐姐挺骄傲,唱功的确也不错。

周至接上:“抛开世事断愁怨……”然后两人一起:“相伴到天边……”

接下来这歌分作了两个声部,歌曲变得丰富起来,但是这段也是大多数卡拉OK级别的爱好者演绎不好的地方。

男女声同时响起。

“逐草四方沙漠苍茫——”“冷风吹,天苍苍——”

“哪俱雪霜扑面——”“藤树相连——”

“射雕引弓塞外奔驰——”“猛风沙,野茫茫——”

“笑傲此生无厌倦——”“藤树两缠绵——”

这首歌是当年关婷婷带着周至打工初期的曲目,当时周至还达不到专业水平,需要关婷婷来带他。

为了让老板满意,周至也是下过苦功的。

后来因为开始抽烟,加上十年自闭,嗓子彻底给毁了,现在一曲开唱,让周至仿佛又回到了前一世在夜总会打工时候的快乐日子里。

一曲唱罢,又是满堂喝彩。

周至这才发现一个问题,低声对小姐姐道:“我们这是插台了吧?”

这可是一个严重的问题,现在这时候应该是一桌一首或者两首挨着来,成为“转台”。

如果安排除了错误,导致“插台”的发生,容易引来排后边的客人不满和争执。

“我们这不算。”李楠得意地道:“我们这是主持人和客人互动!”

对哦,忘了这一茬了。

见杨和枯坐,周至说道:“姐姐,能不能带我们去看看播放间啊?”

“可以啊!来吧!”

李楠带着周至和杨和起身,来到了小玻璃间里。

小舔狗见李楠进来,赶紧取下耳机:“小楠。”

李楠哪里知道其实周至和舔狗已经交锋过一场,笑着介绍:“这是我们这里的调音师,叫他小炮哥就行了。小炮,这是我新交的弟弟,这位是周至,这位是……和尚。”

小炮一副热情备至的样子,还伸手和周至跟杨和握手:“你们好。”

“小炮哥,我们对你这里的设备很好奇,给我们介绍介绍吧。”

其实前世周至曾经对这些东西熟悉得很,不过丢荒了几十年,现在自当是复习。

电视台的调音师那也是非常专业的,小炮一开始介绍,周至就知道人家的水平得甩出夜总会吧台的那些几条街去。

知道周至跟杨和才十六岁之后,小炮哥就更热情了。

黑人爸爸够飞机——黑老子一跳!原来是俩小青勾娃子,根本构不成竞争压力!

客人唱歌的时候大家就开始聊天,中间就是换那明晃晃铜锣一样大的LD。

很快又到了插台时间,这一回李楠和周至开唱《只有情永在》。

这首歌八七年出来的,比《碧血丹心》晚,但是难度却低多了。

原唱是张学友和邝美云。

张学友是歌神,上一世周至的重点模仿对象。

但是这首歌里,张学友自己的个人风格并不突出,甚至有些平淡,反倒像是邝美云的衬托。

事实也是如此,这首歌当时只收录在了邝美云的专辑里边,张学友的专辑里,没有这首。

歌曲最后,李楠唱到:“再不用口中天天说爱……”

周至:“懒分辨心里情意若何……”

李楠:“有朝会暂别离……”

周至:“不会成障碍……”

最后两人合唱:“清风里都找到爱……”

将话筒放下后,李楠给了周至一个狠狠的拥抱,激动道:“太过瘾了!好久都没有唱这么过瘾了!”

周至拍着李楠的后背:“那是,估计姐姐《敖包相会》、《康定情歌》,都快唱吐了吧?”

这两首歌是这年头领导们下歌厅必点合唱曲目,李楠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那就肯定得奉陪。

李楠给了周至一胳膊肘:“打死你这个鬼心眼!”

……

……

又在播放间里边玩了一会儿,周至将器材都重新熟悉了一遍,这才和李楠跟小炮哥告辞,回到了标间。

杨和玩了这么一盘“洋格”,还和大美女共舞了两曲,兴奋莫名,在床上翻来覆去老半天睡不着,非逼着周至陪他聊天。

周至只好在迷迷糊糊中有一句没一句地答话,自己什么时候睡着的都不知道。

第二天一早,周至和杨和起来,先去外头找吃的。

蜀都的小吃也挺丰富,周至选了一家面馆,给杨和点了一份甜水面,给自己点了一份脆臊面。

其实甜水面才是蜀都特色,但是周至真不喜欢吃那个,觉得太甜。

杨和倒是觉得很美味,还分了周至碗里头的,算是两样都吃到了。

吃过早饭周至还到小摊子上买了两片口香糖,今天要见池薛荔,带着口气不好。

等回到招待所,周至跟杨和也没有上楼,就在前台要了两份旅游指南,在大厅的沙发上坐着看。

不一会儿,池薛荔走了进来,头发上还压着一副现在相当时尚的墨镜:“肘子!和尚!”

“池姐姐好!”

“吃饭了吗?”

“吃过了。”

“走,先跟我去台里。”

电视台跟招待所很近,来到《时代采风》栏目的工作间,池薛荔打开录像机:“肘子,你走后我们采访了一期节目,看看符不符合你的要求。”

“池姐姐你就别跟我开玩笑了。”周至连连摆手:“我那是建议,可不敢说是什么要求。”

“看看吧,我觉得对你们也有教育意义。”

这次的报道对象,是一名四中的高二学生。

小哥哥名字叫李华,父母是齿轮厂的工人,齿轮厂的效益很差,一家子挤在二十多平米的小平房里。

为了家里,李母一狠心办了停薪留职,去菜市场租了个摊位卖菜。

这份工作的收入比齿轮厂高,但是特别辛苦,一大早大约三四点,就要蹬着三轮去城郊批发市场进货。

为了让父母稍微得到休息,李华主动承担了进货的工作。

这份工作,是李华从哥哥李兵那里继承过来的。

哥哥比李华大两届,当年蜀川理科高考状元,上的是清华。李华的成绩一样拔尖,估计也是稳进蜀川高考前五的狠角色。

电视画面里,半夜城市路灯下那个蹬着三轮车的弱小背影,不知道播放后会感动多少人。

石灰刷墙的小砖房里,李华只能坐在床上,点着小台灯,在堆满资料题卷的屋子里苦学,那画面播出之后,不知道会激励多少人。

池薛荔虽然是制作人,但是跟着周至重温这个四十五分钟的片子,眼睛依旧湿润:“李华的父母在得知你们的情况后,将哥哥高中时候的教辅、教材、题卷、笔记都整理了出来,说是那些东西都没用了,与其当做废纸卖掉,不如交给你们。”

“李华也整理了一份,说是这几年新出现的题型变化,哥哥的资料里边没有的,也一并要节目组交给你们。”

“太感谢他们了,池姐姐你一定替我们表达感谢。”周至说道:“要真是废纸,那早就卖了,怎么可能等到现在?”

“这是李叔叔和李妈妈的珍藏,是他们心中的骄傲,现在无偿交给我们,真是太让人感激了。”

池薛荔拍了拍周至跟杨和的肩膀:“既然知道那就不用多说了,相信你们也一定会珍惜。”

“明天台长那里还有一份惊喜,到时候一并交给你们。现在我们出发去玩!”

“玩倒是不急。”周至说道:“池姐姐,我们能不能先看看李兵哥哥的那份资料?”

池薛荔不禁笑了:“还真是急不可耐啊,走吧。”

工作区边上有一个小柜子,池薛荔将之打开,里边的东西堆了一小柜。

周至和杨和开始动手,取出来放到桌上,一人一头开始观看。

周至首先带着朝圣的心情,打开“状元笔记”。

没有一笔潦草,几何画图都是用尺规做出来的,就连抛物线都是算了几个点坐标连出来的,几乎能够赶上印刷品的品质。

钢笔书法也不俗,尤其是英文,让周至看得赏心悦目。

还有就是作文,这是最能够体现一个人知识积累厚度的东西,李兵的作文里边,有三篇得到了学校老师给的满分。

周至当即就取了一套高一的卷纸放在桌上,剪了些白纸片将答案遮住,做了起来。

一百分钟过去,两人开始对答案,周至六十二分,杨和五十五分。

周至看着卷纸上面红红的100,对着杨和长吁了一口气:“和尚,看到了吧,这就是名校生和我们的差距。”

“这题实在是太难了,这么考,大题最多能做对一道。”

周至对池薛荔说道:“谢谢池姐姐,你放心,知道差距后,我们会更加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