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四章 欲戴王冠,必受其重(1 / 1)

将门枭虎 江左俊杰 1254 字 11个月前
请收藏本站,并多收藏几个备用站点:

后院堂屋内。

汪由校坐在右边位置上,表情极为认真严肃。听见门口传来的脚步声后,汪由校立刻抬头看去。

吴年从外大步走了进来。

“将军。”汪由校站了起来,躬身行礼道。

“由校。”吴年轻轻颔首,径直来到了主位上坐下,身体向右倾斜,靠在扶手上,坐姿比较随意。

“由校。有什么事情吗?”吴年笑着问道。

“将军可知道。现在公孙桑正在串联百官,劝进将军称王吗?”汪由校坐了回去,表情更加严肃了。

“知道。”吴年点了点头,说道。

“我请求将军拒绝他们。”汪由校双手抱拳,斩钉截铁道。

“为什么?”吴年并不意外,但还是问了一声,坐姿也随之端正了起来。

“将军。我们当务之急,还是光复辽东,驱逐鞑虏。而并非称王。称王只会获得一时风光。但也是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请将军仔细想一想。将军用称王威胁楚国朝廷,换取了关金瀚、黄虎二将的家眷。对于这偌大的楚国来说。蒙元称皇帝没事。因为他们是蛮夷。”

“辽东被吞也没关系,因为这是边荒之地。但对于将军称王,他们的反应很激烈。只要将军你不称王,他们可以用武将来交换。”

“如果将军不称王,夺下南海府。楚国大不了退守山海关,不会有太大的反应。但如果将军称王,那就会让楚国发疯。发兵几十万来征讨也有可能。到时候两面受敌,得不偿失。”

汪由校抬起头来,语气十分严肃,而态度十分坚定。他已经豁出去了。公孙桑这帮混蛋,到底在搞什么。

这是把将军拉下水啊。

事情不能这么干。

有智慧的人,应该是得实际利益,而舍弃虚名。

而如果吴年称王,那就是得到了虚名,而失去了实际利益。

舍本逐末,简直荒唐。

他知道自己的话不好听,也有可能会遭到吴年的厌弃。忠臣嘛。哪有忠臣不支持主公称王的?

但他就是这样的人,正确的事情他一定会支持,错误的事情,他一定会反对。

性格使然。

吴年笑了起来,说道:“早知道你会这么说了。由校。不。汪功曹啊。让你监察百官,执掌监察权。是我这辈子做的最对的事情。”

说到这里,吴年话锋一转,说道:“不过。我也得问问长史、司马的意见。由校你少安毋躁。”

说着,吴年抬起头来对门外的亲兵说道:“来人。去请长史、司马。”

“是。”一名亲兵抱拳一声,立刻下去了。

汪由校微微一愣,虽然吴年的没有明说,但意思已经很明白了。他本以为吴年得了【天命】之后会飘起来,没想到吴年仍然这么沉稳。

至于吴年的称赞,汪由校心里头滚烫的,拱手说道:“能帮将军做事,也是我汪由校,这辈子最幸运的事情。”

“如鱼得水。”吴年笑着点头说道。

随即,君臣二人枯坐了一会儿,直到刘知行、李勇从外走了进来。不等他们行礼,吴年便抬手说道:“坐。”

“是。”

刘知行、李勇应了一声,立刻来到了左右位置坐下。刘知行坐在了汪由校的下边,李勇坐在了对面。

刘知行抬头看了一眼汪由校,目中露出若有所思之色。汪由校是他亲自提拔的,对汪由校的性格脾气,他最了解不过了。

而吴年没有大事,是不会召见他们的。

最近的大事情。

“辅汉将军府就这么大,任何风吹草动都能沸沸扬扬。公孙桑串联百官,劝进我称王。你们肯定知道。虽然他们的折子还没有递上来。但我得有个准备。是同意,还是反对。知行,老李,你们有什么说法吗?”

吴年再一次斜靠在扶手上,摆出了一个轻松的姿势。

“回禀将军。这种事情,我不懂。反正你说什么,就是什么了。”李勇很干脆的抱拳表态道。

这府中的三大官。李勇的资质、出身是最差的。但是他能干好司马这个官职,没有出现纰漏,其实是很有能力的。

虽然李勇很老了,但是肯学。曹操说的挺好。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人老了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了活力。

而干司马这件事情,就已经消耗了李勇所有的精力。政治上的事情,他真的不懂。

但他很忠心,吴年干什么他都会支持。

“将军。恕我直言。欲戴王冠,必受其重。”刘知行想了一下后,才拱手说道。

“好。我明白了。”吴年轻轻点头,然后站起来说道:“说起来。称王很简单,我也没有什么负担。但是啊。我的想法很简单。就算是战国时候,韩王也是有几十座城池的。十二座城池的王?算什么。说出去让人笑掉大牙。”

“我们还是把心思,放在攻破南海府。把楚军赶回山海关吧。”

说罢了,吴年又坐了回去,然后抬头说道:“根据陈家贵获得的消息来看。”

“辽东总督钱能与山海关总兵王忠弼不和,互相争权夺利。王忠弼能打仗,但贪财。钱能不能打仗,但不贪财。”

“现在南海府那边,被他们两个弄的乌烟瘴气。百姓的庄稼,基本旱死了。今年恐怕要颗粒无收。”

“你们觉得,现在是出兵的时机吗?”

把熊无我、吴景赶走,是吴年走的一步妙棋。这一步妙棋,正在持续发挥作用。

打南海府已经是势在必行。

但是什么时候打,是一个问题。

“回禀将军。我觉得还应该再等一等。因为熊无我打的底子实在太好了。现在王忠弼麾下的军队,还有极高的战斗力。而王忠弼本人只是贪财,不是不能打仗。如果现在与他硬碰硬,我们不会吃亏。但是蒙元人在北方虎视眈眈,横插一脚。我们腹背受敌。就算打赢,恐怕也会元气大伤。”

“不如等王忠弼更衰弱,再动手。”刘知行立刻拱手抱拳,回答道。

“嗯。知行说得对。”吴年轻轻的捏着自己的下巴,低头沉吟了许久之后,点头说道。

时机,还没有成熟啊。

温水煮青蛙,青蛙它还活着,就会跳走。

就在这时,亲兵从外走了进来,手中拿着一张折子,弯腰递给了吴年说道:“将军。户房房主公孙桑,与一百二十六名官员、校尉、千户、百户的联名上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