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感觉到了一点风色不对,就立刻弃军而逃远遁千里。 听起来有些不可思议,但对于某些士大夫来说却是常规操作,何况掀起这场乱事的本就是一些自私自利之人。 张宴然带着核心人员一逃,原本围在泉州城西的四万多和城北的两万多匪贼,立刻就土崩瓦解。 得知情况后的谢方叔传下命令,让赵时践所部与两百多僧兵再次出城,对这些无头苍蝇劝降和招安。 僧兵在桥头争夺战中付出了很大的伤亡,六十多人阵亡,近两百轻重伤,元妙长老也重伤濒危。 幸亏神舟上有军医随船而来,并且还是崇太医带领的军医院总部,让元妙这样的‘不治之伤’有了一线生机。 神舟对南关码头的火炮攻击,虽然不是正经海战,但也应该算是开创了历史,这种提前两三百年出现的作战模式,在这个时代的海上将是无敌的。 某种程度上来说,被炮轰的海盗们是荣幸的,毕竟他们将因此而载入史册。 当然,他们大约不会喜欢这样的荣幸,只会感觉恐惧,末日般的恐惧。 只一轮炮击,幸存后的海盗就失去了所有斗志勇气,然后被官军所围歼俘虏。 仁风门外的城东也有近两万乱贼,虽然张宴然没有给他们送信,不过他们又不是瞎子聋子,在稍微晚一点的时候,也察觉了局势变化。 其中核心三千多人丢下大营,仓惶往仙游县逃去,剩余的人大多被招降。 至此,被围七日的泉州城彻底解除了危险,阴霾尽去,满城欢呼。 而赵孟启在攻破蒲家之后,再根据蒲寿庚的供认,对他的同党进行紧急抓捕,并让蒲师文安抚其他蕃商。 等到傍晚时分,赵孟启才带着班直禁卫乘船来到了南关港。 码头上,被海盗掳绑的六千多百姓都被解救了,地面经过打扫还是显得触目惊心。 谢方叔及赵居静领着泉城官吏士绅、宗室亲贵、贤达才望数千人在此迎候。 赵孟启虽然不喜欢这种形式主义,但也知道这在礼法时代是必要仪式。 他的座船还未靠岸,这群泉州最显赫的人便遥遥参拜,恭谨程度堪比迎接赵官家。 以弱势兵力击败并围歼两万多拦截叛贼,又仅仅只带着三千来兵力就敢亲身前来救援,而且真就如神兵天降般一举击溃近十万贼兵,这让此刻的泉州上下都将燕王视若神明。 等赵孟启双脚踏上码头,数千人再次深躬揖拜,“恭迎殿下!” 耐着性子走完繁长的礼节仪式,赵孟启才松了一口气,谢方叔却突然跪下。 “老臣有罪,殿下对老臣以重任相托,寄予厚望,然老臣无能,致使地方板荡,生灵涂炭,更导致殿下临危涉险,老臣实罪该万死,还请殿下严惩!” “谢相这是何苦?”赵孟启跨步上前扶起谢方叔,情真意切道,“福建乱事因何而起,孤心中有数,硬是要说那也该是孤让尔等陷入险境,谢相为国奔波操劳,有功无过,孤岂有降罪责罚之理。” 谢方叔诚惶诚恐,老泪纵横,“殿下如此宽宏厚恩,老臣愧煞,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一老一少表演着君明臣贤的戏码,好一阵才罢休。 接着赵居静向赵孟启深深一拜,“殿下不惜以身犯险,救泉州于水火,解宗室于倒悬,此恩天高地厚,臣等必永记于心,感激不尽。” “郡公言重,你我皆赵家子孙,一家人何必说两家话,不管从哪个角度来说,孤也仅仅是做了自己应该做的事……” 赵孟启接下来依次与泉州重要人物说上两句,言谈得体,和蔼可亲,使人如沐春风。 快到一个八九十岁的老者时,赵居静轻声向赵孟启介绍,“此老亦是宗亲,讳希汉,今岁九十有八,曾知福清县,为人清正有经略,任上时,苟有犯法,虽公卿子弟亦不贷焉,颇以酷闻,在县,人人皆侧足而立,时号……赵阎罗,脾气有些古怪,言语上或许会有冒犯,还请殿下多担待着些……” 从字辈可知,这赵希汉是赵孟启爷爷辈,不过这倒没啥稀罕,毕竟赵居静也是赵孟启爷爷辈,只是不同支派而已。 但是接近百岁的年纪,就快成为人瑞,怕是到了崇政殿上都能随心所欲,而赵官家还得慎重地礼待。 “小静子,你在娃娃耳边碎碎叨叨的,可是又说咱老不死什么坏话?” 赵希汉声音还挺洪亮,瞪着略有浑浊的双眼,眼角却被耷拉的眼皮遮住大半。 赵居静六七十岁的人了,有正经郡公爵位,又是提举南外宗正事,却被喊成‘小静子’,硬是反驳不得,还得赔笑。 “哪能呢,老哥哥多心了……” 假如可以,赵居静自然不想让这老头出现在这里,就算平时见了也是绕道走。 孝亲敬老是华夏道德传统的重要基石,唐宋法律中,九十岁以上者就算犯了死罪也不得加刑惩罚。 赵孟启也不敢怠慢,毕恭毕敬稽首致礼,“侄孙拜见老伯翁。” 赵希汉拄着鸠杖,望着顶盔掼甲的赵孟启,缓缓打量了许久,脸上微微露出满意之色。 “你这娃娃倒是英武,太宗以降,咱赵家就基本没人再如此戎装了,惟愿你能奋祖宗之余烈,恢复天下,重开盛世。” 这话十分的倚老卖老,却也是夸奖居多。 赵孟启刚要谦逊几句,老头却神情一转,语气硬邦邦起来。 “本来,你虽无储君之名却有储君之实,迟早是要担起这江山社稷的,咱一愚钝老朽是没资格对你指手画脚的,但咱心里有些话却不吐不快!” 哟,这是打算教训我? 赵孟启讶然,只是神色如常,微笑道,“能得老伯翁指教乃是侄孙之福,还请赐下。” 老头板起脸,“那咱就放肆了,你文武双全才智绝伦,这没什么好说的,然则处事却总有偏狭跳脱之嫌,屡屡以机巧弄险为计,或能胜于一时,但有闪失必万劫不复,孟圣曰‘居中守正,行以致远。’你为国本,身负千钧重担,当以此为念,慎思慎行,厉行正道方为长久。” 赵孟启满脸讪讪,“老伯翁教训的是,侄孙谨记。” 不管老头说得对不对,赵孟启也不想多做辩解,毕竟人的思想最难改变,也没必要让所有人都能理解自己的思想,敷衍过去就好了。 但老头并没有到此为止,又继续道,“听闻你颇好商贾事,有点石成金之能,甚至在民间有‘财王’之称,以逐利为能事,然‘天下有义则治,无义则乱,义胜利者为治世,利克义者为乱世。’,义乃利之本,你一味重利岂非本末倒置!?利诚乱之始也,所谓‘义者,天理之所宜,利者,人情之所欲。’,若要天下大治,必当革尽人欲,复尽天理,方是正道!” 老头这话里其实就是朱熹所推崇的‘存天理,灭人欲’,后世人对此多半都是嗤之以鼻的,认为这是愚昧腐朽。 不过呢,这话也不是朱熹首创,而是贯穿了整个儒家思想,凡是被称为儒家圣人的,包括后来的王阳明,都阐述过相似的观点。 其中真正的内涵,流传到后世多有篡改或误解,而绝大多数人懒得去深入了解,人云亦云就够了,毕竟后世奉行金钱至上。 “当今之世物欲横流,惟利是图,才致使大宋江河日下,愈发腐朽不堪,今次福建乱事之起因,归根结底不正是某些人见私利而忘大义么?眼下的泉州,海贸繁荣至极,商贾‘珠犀点涴’,富豪巨室比比皆是,然则除了与海贸相关的工商业,其他万事皆凋敝零落,村落荒凉,田亩歉收,官府财粟殚竭,凋匮不可为,百姓盐米尤仓皇,便是宗室中亦是贫困至多,除了个别逐臭之徒!” 说到这里,老头还刻意将目光定在赵居静身上。 赵居静尴尬一笑,“老哥哥……我不也是为了大家么,眼下朝廷财用日乏,若不是有市舶司撑着,这宗室应瞻支费更是难以供应,我们操持商贾所得不也是贴补族中么?” 自从南外宗迁移到泉州后近一百三十年,宗室人口已经有三千五百余人。 宗室供给主要是俸禄、孤遗钱米、宗女嫁妆,其标准从北宋到南宋基本没变过。 居于宗院内的宗室,其大者,每月钱十三贯,中者,每月钱九贯一,米一石,小者,每月钱四贯七,米四斗;末者,每月钱一贯,米四斗。 居于院外的,其大者,每月钱两贯,米一石,小者,每月钱一贯,米五斗。 这个是不包括宗室官员,因为他们是根据官阶和职位领取俸禄的。 二十虚岁以上的宗女还可以得到一笔嫁妆钱,居于院中的为一百贯,居于院外的只能得到三分之一。 供应来源是地方财政,初时人口少,每年都要五六万贯的样子,到了此时差不多要十六万贯,加上还有宗正司的行政支出及宗学经费还要一万多贯。 其中泉州府负担九万贯左右,兴化军分担不到一万贯,其余都由市舶司补充。 说实在的,这个开支和明朝的宗室开支一比,简直就是萤火虫和月亮的差距。 但在宋代士大夫眼中,依然是一笔沉重的负担,常常叫苦不迭,嘴巴上说着是为国家为百姓担忧,但其中有多少是真心,那就不得而知了,毕竟他们不管是正当或不正当收入都比宗室多得多了。 时常都有州县没有按规定提高孤遗钱米的发放额,也有州官拖欠宗室俸禄,从几个月到一两年不等。 宋会要记载,官员从削减津贴中取利,一名宗室的津贴被耽搁发放,全家的生活都会变得没有着落,州县却不认为这有什么不对。 皇帝不得不屡次下诏,令大宗正司和西外、南外宗正司检查州县耽搁发放宗室俸禄的情况。 但能得到真正解决的却并不多,不得不说宋代的宗室和其他朝代比起来,实在是有些卑微了。 有的人死了,但没有完全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