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3章 早就看透了你们的心思(1 / 1)

请收藏本站,并多收藏几个备用站点:

要不是因为配件体系需要数量庞大的企业才能构建起来,牛小强是不太可能花费如此多的心思去拉拢国内的配件厂的。

这些企业里面有很多都存在着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不像国外的企业,相对来说比较单纯,不需要花费什么精力去培养,就能达到牛小强所需的要求。

牛小强说完话站起身:“我这就去会会他们。”

于思梅看了看手表:“现在都已经快吃中午饭了,你这个时间过去该不会又要陪着他们喝酒吧?”

于思梅这是担心牛小强喝酒伤身,牛小强笑着摆摆手:“放心吧,我下午还要签合同,中午是绝对不会喝酒的。”

于思梅这才放下心来,转身回到了自己的办公场所。

牛小强来到招待所的时候,刘平正带着二十多号人在餐厅里吃喝。这些人放得很开,一点也不担心喝酒误事,一个个喝得面红耳赤。

牛小强越发的认定他们想要跟自己合作的事情是另有目的的,否则在明知道要跟自己谈事情的情况下,他们为什么还会这么放肆的喝酒?

看看其他的那些企业,凡是准备跟方氏汽车签合同的,绝大多数都没有喝酒。即便少数人的酒瘾很大没忍住,但也只是小酌一下,解解酒瘾也就可以了,根本就不多喝。

牛小强带着满脸的笑意,径直走到刘平这一桌坐下,笑呵呵的开口道:“刘厂长,听说你要跟方氏汽车展开合作?”

刘平喝的有点多,在酒精的刺激下,脸上一片通红。

他粗门大嗓的回答道:“不仅是我,我的这些老乡都想跟方氏汽车展开合作,牛秘书,我们都是成立二三十年的老企业了,在汽车配件方面可谓经验十足,你应该不会拒绝吧?”

牛小强笑着摆摆手:“刘厂长这是说的哪里话?我对各位欢迎还来不及,怎么可能拒绝呢?要不咱们现在就谈一谈合作细节,然后下午就把合同给签了?”

刘平立马点头:“没问题,咱们边吃边谈吧。”

在国内,酒桌文化可谓是由来已久,很多生意都是在酒桌上谈拢的,因此刘平的话并不显得轻浮。

牛小强一看刘平要给自己倒酒,笑着伸手拦住他道:“刘厂长,我下午还要主持签合同的事情,再者还有那么多的外商在,我可不能给人家留下一个不好的印象,因此还是不喝酒比较好,你说对吧?”

刘平也不勉强,放下酒瓶道:“牛秘书说得在理,我就不劝你了。”

牛小强笑着说了声谢谢,然后开始像模像样的跟刘平洽谈起来。

酒席将要结束的时候,双方达成了口头合作意向,牛小强笑着问道:“刘厂长,如果你没有意见的话,我就按照刚才商议的结果把合同提前拟定出来,下午的时候跟其他企业一块儿签字,你看行吗?”

刘平大大咧咧的一摆手道:“没问题,就按照牛秘书的意思去办吧,我绝对信得过你。”

牛小强微微点头,带着满脸的笑容离开了餐厅。刚刚走出餐厅的大门,他脸上的笑容就收敛起来,转而露出不屑的神色:“我倒要看看咱们到底谁坑谁!”

在刚才的谈判当中,牛小强提出了让刘平等人在凹山设立生产基地的要求,结果刘平等人全都拒绝。他们的借口也很简单:凹山镇太偏僻了,即便他们愿意在这里投资建厂,厂里的工人们也不会同意来这里工作。工人都没有,建厂又有什么用?

牛小强笑着问道:“如果各位不在凹山设立生产基地,就会大大增加运输的成本,这会严重削弱各位的利润,你们觉得这样合适吗?”

刘平立马笑着回答:“我们并不担心利润降低的问题,方氏汽车今后的年产能将达到十二万辆,只要你们采购的数量足够多的,我们就能摊薄运输费用,一样可以挣到不少钱。”

牛小强嗯了一声,当场提出一定会从刘平等人手里采购大批量的汽车配件,并且还表示会把这个条款直接写入合同。

即便如此,刘平也不是很满意,他要求牛小强在合同当中把零件的采购数量和单价规定出来,说是只有这样,他才能安安心心的带着这帮老乡跟方氏汽车展开合作。

牛小强一听就知道这家伙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不出意外的话刘平坑人的办法有两条,第一个是拖延交货的时间。反正他所在的安北玻璃厂距离凹山相隔上千公里的距离,在运输的过程中出现问题是很正常的事情,到时候只要拖上个十天半个月,方氏汽车就一定会停工,这会给自己这边造成很大的损失。

除了拖延交货的时间这个方法之外,刘平等人还可以通过降低产品质量来坑人。他们提供给方氏汽车的配件多半都是存在着质量问题的,即便按时交货,方氏汽车也会因为使用了残次品而坏了口碑,口碑坏掉之后谁还会购买他们的汽车?

牛小强早就看透了这帮人的心思,并且已经做出了应对的办法。

他的办法很简单,那就是在合同中规定交货的时间和产品的质量,凡是因为供应商延迟交货而造成产线停产的,供应商就需要按照产线实际的产能所能带来的利润进行赔偿。

打个比方说,如果一条产线每天可以生产一百台小汽车,方氏汽车可以从这一百台小汽车上挣到一百万人民币,供应商要是延迟一天交货,就需要赔偿一百万人民币。

此外如果供应商提供的配件质量不合格,方氏汽车就会拒绝收货,并且由此造成的停产损失同样需要供应商来赔偿。

有人也许会问:要是人家不赔钱怎么办?

这个问题牛小强也考虑到了,目前国内的相关法律还并不是很完善,就算法规已经很完善了,但执行的力度却不太够。

尤其是对那些集体性质的企业,由于利益的纠葛,在执行的时候总会出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