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远超当下着眼未来(1 / 1)

贞观天子 北诸侯王 2478 字 11个月前
请收藏本站,并多收藏几个备用站点:

新罗的王族被押送到长安,李智云没有选择大开杀戒,而是封金德曼为‘新罗公’,善养起来。至于其他的王族子弟,贵族,官员则没那么好待遇了。恶贯满盈的直接宰杀,其他的要么发配去修路,要么就是去挖矿,女眷则统一送进教坊司。
搞定新罗之后,李智云伸手在原本高句丽那一带插上大唐旗帜。
“做得好啊,君羡。”李智云转身拍拍他肩膀。
在隔壁,政事堂相国们正在讨论战后封赏,时不时能听见争论的声音。
李君羡谦逊道:“若无陛下派人以火炮助战,末将难以这么顺利为陛下开疆拓土。另外,徐都督运筹帷幄,功劳尚在末将之上。”
“在朕面前,你就别谦虚了。”李智云笑着说,“你们没辜负朕的厚望,很好。”
“陛下,末将有些话,不知该不该说。”
“说。”
李君羡道:“陛下,末将以为,此番虽然打下新罗等国,但是那里民心不附,只怕治理艰难,陛下还需多加思虑。”
“对,你说得对,这个问题,朕和相国们也考虑很长时间了。”李智云一边走,一边说道:“新罗百济,乃至于高句丽,到底不是草原那种松散的联盟国家,他们扎根地方多年,根基深厚,短时间内是很难让他们臣服的。”
君臣二人就新罗百济之事,又做了一番深聊。
隔日。
政事堂。
“新罗百济已下,朕决定,将它们划归辽东道,置州县,由朝廷派遣官员教化。对当地百姓,行迁徙之计,另外,命徐世绩做好准备,一旦有人起复,立即捉拿,充作奴隶.”
不吸血是不可能的,只不过考虑到现实情况,对待那块地方可以稍微立个假牌坊,暗地里抓人。对外的说辞,自然是造反。
这种小套路,屡试不爽。
总的而言,还是高句丽等国情况和草原不同,毕竟是农耕国家,而且这三国到底有些民心,来硬的,只怕会一直闹事,不符合最大利益的做法,既然已经打下来了,那自然可以慢慢的操作吸血。反正最终目的是不会变的,剥削压榨这些蛮夷。变得,只是操作手法而已。
接下来自然是开始划分州县事宜,不过新罗等国都是以城池为主,实在没什么可划分的,只能大致划出州县,有的地方州就是县。
总的而言,非常潦草,一看就知道是临时弄出来的,只能将来慢慢弄了,不过那是个长久的计划,现在要做的,是稳住那块地方。
将来为了划分的更细致,说不定还会另置一道。
至傍晚。
众人终于弄完草案,更细致的方案,还要继续讨论,不可能会轻而易举决定。
下班时,杜如晦和房玄龄结伴。
“新罗百济高句丽已灭,前隋之仇已报,而今帝国周围已无任何威胁,明年总该歇歇了。”房玄龄感慨的说。
谁能想到,短短八九年时间,帝国扩张的如此迅速。
杜如晦思忖道:“没那么简单。”
“哦,怎么说?”
“你忘了么,还有西域。”杜如晦道:“以陛下的心性,断然不会放过那些地方。”
“可是,总该稍微停一停吧。”房玄龄迟疑道。
“这一点,陛下已经意识到了。”杜如晦道:“若是换做以往,陛下不会考虑这么快就灭掉新罗三国,这次成功之后,两三年内,朝廷应该是不会兴兵征战。”
“那就好。”房玄龄道:“虽然我朝兵精粮足,但是一直打下去,不给喘息的功夫,迟早还是会捉襟见肘,能休息一两年,想必情况会好转很多。”
“对的。”
房、杜二人所聊的,李智云也早就考虑过。战争太多,难免会出问题,接下来的一两年内,李智云已经决定要休息一二,暂时不会对外征战。
反正,现在帝国最强,想打谁就打谁。唯一有点问题的,可能就是吐蕃那边。因为要对付吐蕃,必须要让士兵适应高原气候,这个急不得,只能等伏俟都督府那边把士兵给练出来。
再者,李智云要是这么快就打掉所有能打的,那么刀枪入库之后,军队战斗力难免不会下降。
还是要保持一定的征战次数,一边可以给武将立功机会,另一边也能保证军队战斗力。此外,则是扩张了,不断的扩张。
眼下大臣们都已经觉得皇帝武功极为强盛,不仅随着先帝扫平乱世反贼,还灭突厥、灭吐谷浑、灭高句丽,足以称得上是武功极盛,完全没必要继续让帝国将士征战。
但是李智云却不这么想,渭河工坊那边的规模越来越大,开发出来的机器也越来越多,要不了多久,顶多二三十年,工业就会出现大爆发。到那个时候,他必须要给帝国商品找到倾销地。周围的番邦原本是很好的选择,但是不行。
为什么不行?
因为他们所处的位置对帝国安全有威胁,而且帝国也必须要抓他们完成资本的原始积累,所以不行。
那么,李智云只能将目标放在海外,他要让帝国对外扩张变成帝国不得不做的事情。
等到船只也进行工业化改造之后,就是帝国扬帆远航之时。那个时候才是真正的海外扩张时代,李智云现在要做的就是先扫平所有可能会对帝国造成威胁的番邦,然后用番邦人完成资本积累,等到工业知识积蓄到饱和状态,大爆发之时,就是科技日新月异之日。
或许是二十年,或许是三十年,或许是五十年。到那个时候,无论是谁,都无法阻止帝国的扩张脚步。因为,这是大势。谁违逆大势,谁就会被碾压。
李智云现在要做的,就是给儿子留下一个大大的家业,甚至于,他得亲手把帝国送上殖民的道路,才能安心。
贞观九年,注定是要被载入史册的。
这一年,曾经让隋炀帝碰壁的高句丽被大唐帝国给攻灭了,这一年,帝国又拓土了,这一年,帝国的发展又上了一个台阶。
时人偶尔会忍不住感慨,自贞观皇帝登基以来,整个帝国的发展几乎是一年一个样子。
三代之治,似乎不远了。
可他们又哪里能想得到,李智云根本没想过什么三代之治,他想的很直接,他要让帝国空前强大,他要让帝国子民的生存空间空前扩大。
这些东西,他没有和其他人说过,因为说了他们也会觉得不能理解。
帝国子民这些年一直在增长,但是朝廷的土地却远没到饱和状态,完全没必要急着扩张。
作为皇帝,李智云自然得有着远超当下的眼光,着眼几百年之后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