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禄东赞在唐朝写日记(1 / 1)

贞观天子 北诸侯王 1276 字 11个月前
请收藏本站,并多收藏几个备用站点:

‘进入大漠以后,天气变得很干燥很热,时不时要吃一口的黄沙子,这种感觉非常不好,唐商告诉我,如果在大漠没有水,会活活被渴死。一开始我并不相信,直到见到十几具风干的尸体。’
  ‘今日,我们进入了凉州。在这里,我见到了更多的唐人,他们大多数都是商人,最远的去过极西之地。他们的队伍之中,有非常多的奴隶,来自各个国家。这一刻,我以为唐朝其实和我们一样,也喜欢抓奴隶,我甚至窃喜,唐朝不过如此。’
  ‘深入凉州以后,我在城里面见到了很多唐人,他们每个人都趾高气昂,根本不用正眼看我,甚至有人将我们当成奴隶,要抓我们。好在几位唐兄帮忙,才解开误会。借此,我了解到,唐人在所有地方都是这般豪横,因为他们有一个极度爱护他们的皇帝陛下。每一个唐人提起唐帝的时候,都会朝着东方躬身行礼,仿佛是在朝圣。’
  ‘我不理解这是为什么,直到唐毅兄告诉我,唐帝在很多年前就昭告天下人,说每一个唐人都是他的兄弟姊妹,任何人不得随意残害唐人,否则他必兴兵讨伐。传闻,吐谷浑就是因为擅自劫掠凉州商道上的唐人,才招来灭国之灾。’
  ‘进入原州以后,唐毅告诉我,快要抵达长安了。我怀揣着激动的心情,静静的等待。可是我没想到,刚刚踏上原州官道的时候,我就被震惊了。那光滑平坦又坚硬非常的官道,可以保证任何牲畜在上面如履平地的行走。唐毅告诉我,这种路叫做水泥路。我想知道更多关于水泥路的事情,但是对方却表示他也不清楚,我感到非常的遗憾和可惜,希望见到唐帝以后,能知道这种道路更多的信息。’
  ‘在进入唐朝帝都附近的时候,我又看见水泥路旁边多出了很奇怪的东西,唐毅说那是轨道马车,可日行千里。我并不相信,直到我看见几匹马拉着巨大的车厢,运载着无数的石料和木料的时候,才彻底相信他说的一切。我不懂什么叫做轨道马车,我只知道,那种东西运送物资非常快。’
  ‘非常抱歉,越是接近长安,我所见到的东西越是无法理解,不论是那水车,还是冒着可怕黑烟的烟囱,我都不知道是干什么的。说一件我看见的吧,唐朝的骑兵非常奇怪,他们的骑士穿着全身铠甲,甚至连手掌都套着铁拳套。我并不清楚这种铠甲骑兵的战力如何,但是我可以很直白的看见这种骑兵浑身都是武器。除却手中长枪,他们的马袋里还有弯刀,箭袋,背上负有长弓。相比较吐蕃的骑士,唐骑貌似武器更多。’
  ‘唐人非常傲慢,他们在知道我来自吐蕃之后,满脸的傲慢之色,甚至于骂我是蛮夷。另外,在写下这些的时候,我必须要记录的是,唐人的文字语言非常完善,而我们吐蕃却没有文字,我们一定要有自己的文字,这非常重要。’
  林林总总,写了很多东西,直到深夜,禄东赞才合上羊皮。当他看见桌案旁的书本,他才恍然大悟,又开始记录‘纸’这种东西。
  隔日,禄东赞进入长安,彻底被迷花眼。这座帝都里的一切,在禄东赞看来都是只有梦中才可能见到的。高楼广厦,水泥路,往来行人,五花八门的丝绸饰物,每一样东西都让他无法用言语表达。
  他心里无不自惭的想,吐蕃和唐朝相比,确实无法比较。
  在见到巍峨的皇城之后,禄东赞更是彻底沉默。怎么说呢,原本在他的世界观里,吐蕃正在兴建的王宫已经非常让人惊叹,可是当他看见皇城的那一刻,才真正明白,何谓一山更比一山高。
  鸿胪寺卿杨师道看着傻掉的禄东赞也不催促,由着对方继续深思差距。过了一会儿,杨师道才说道:“几百年前,这种宫殿就已经出现了,甚至于还有更庞大的宫殿。在洛阳,就有一座皇宫。”
  洛阳的皇宫,论规模,要比长安皇宫更大更辉煌。虽然已经渐渐破败,但不可置疑的是规模依旧摆在那儿。
  禄东赞不说话了,讪讪一笑,跟着杨师道前往鸿胪寺客馆下榻。
  他没得说了,能不露怯就很不错了。
  唐朝的一切,碾压吐蕃!
  这是他不想承认却不得不承认的事实。
  唯一让他安心的是,大唐距离吐蕃千山万水,两个国家不会有什么冲突。
  杨师道拿着禄东赞带来的国书前往政事堂。
  此时此刻,政事堂内,李智云正在和六位相国查阅细作从吐蕃送回来的消息。
  大致看完后,杜如晦说道:“吐蕃周围,强敌林立,短日内不足为惧。不过其王年幼便有作为,不可不防。他日吐蕃之地若是一统必将会对吐谷浑都督府造成冲击,甚至于窥伺西域。”
  陈叔达道:“我倒是觉得不必着急,而且陛下也说了,若要防备那吐蕃,必要先适应高原反应。伏俟都督府正在练兵,几年后想必就能应对。”
  “防患于未然。”薛收道:“吐蕃此时虽小,但是不能不妨,以免其将来做大,为后世遗患。”
  “臣附议。”李靖向着皇帝拱手道:“陛下,这吐蕃与世隔绝,我朝短时间内难以插手,一旦让其统一吐蕃诸地,他日必为强敌。高原崇山峻岭,不利我朝作战,必须要早做准备。”
  几位相国你一言我一语,几乎将吐蕃视作潜在的强敌。这种情况搁在现在很正常,没别的,帝国太猛了。
  随着李智云一次又一次干死敌人,掠夺番邦人口来给帝国吸血,朝廷的官员思路转变极快。现在不少人甚至提出废除劳役,全部改由奴隶来服劳役,让大唐子民全心全意的投入生产。
  “好,这几天,定个章程。”李智云说。
  “是。”
  便在此时,杨师道求见。
  “传他进来。”
  “是。”
  杨师道步入政事堂,朝着皇帝行礼。
  “臣杨师道,参见陛下。”
  “免礼。”李智云问道:“杨爱卿有何事?”
  “启禀陛下,吐蕃使者禄东赞已经下榻鸿胪寺,并带来国书。”
  杨师道奉上国书,由高良忠转交给皇帝。
  李智云打开国书一看,脑门上全是小问号。
  这特么都是什么啊?
  不动声色的合上那份吐蕃国书,李智云呵呵一笑。
  “这吐蕃人挺有意思啊,写的东西,朕居然看不懂。”
  闻言,大臣们表示很惊讶,然后在得到皇帝同意后,纷纷观赏那份国书。
  最后他们一致得出结论,这踏马的就是狗写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