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7.大受欢迎(1 / 1)

明末之兴汉 猪哥老腰 2022 字 2021-03-02
请收藏本站,并多收藏几个备用站点:

来到黄济部的营地时,他的部队正在修整营地。

按照兴汉军的条例,不管是永久驻地还是临时营地,都必须按照要求建设。特别是卫生设施,更是重点注意的事项。

因为是别人用过的营地,外围的壕沟栅栏什么的虽然简陋,但是至少还能用。但是厕所、厨房、洗漱、医疗设施就完全不堪入目了,需要重新建设。

黄济的士兵们每个人都配备一把工兵铲,这个工兵铲是兴汉军特别设计的,除了挖土,还可以用来切、削、砍,非常好用,深受士兵们喜欢。极端情况下还可以用来砍杀敌人,并不比斧子逊色。

有了这样的利器,黄济部的营地建设速度自然飞快,而且每个士兵都有自己的任务,在各自长官的带领下认真干活,丝毫没有怨言,显然已经习惯了。

卢象升等人看到营地内一片忙碌的景象,繁忙中自带一种秩序,并不显得慌乱。而且这些士兵们看到黄济时最多点头示意,或者叫声将军好,并没有停下手头的工作,除非黄济主动打断。而黄济同样没有觉得受到了轻视,径直从人群中穿过,甚至主动避让这些劳作的士兵,这样的景象让卢象升等人起了兴趣。

卢象升不急着去看铠甲了,而是饶有兴趣的观察黄济的士兵们建设营地。

他看到一群士兵在一个军官的指挥下正在挖坑,而且看样子要挖很深,便走上前去,询问道:“你们这是在干什么?在营地内也要挖这样的深坑吗?是准备做陷阱吗?”

这个军官看到黄济带着一群明显是高官的人过来,就已经开始注意了,见到卢象升询问,立马站直身子,右手平摊扬起斜指向额头,行了一个非常古怪的礼,张口说道:“将军好!”

黄济回了一个同样的军礼,说道:“这是总督卢大人,回答大人的问话。”

“是!”这个军官得到黄济许可,立即面朝卢象升开始说话。

“天津总兵左参将麾下弩兵一营连长姚显武见过总督大人,见过各位大人。”姚显武同样对着卢象升行了一个军礼。

卢象升感到很新奇,看向黄济说道:“我是也要这样回礼吗?”

黄济连忙说:“这是我部的规矩,督师不用在意。”

卢象升还是学着姚显武的样子给他回了一个不太标准的军礼,觉得很有意思,黄济的军队处处都透露着古怪。

而且卢象升注意到似乎每个士兵的胸前都有绣着一个小布块,上面用丝线绣着每个士兵的名字和所属的部队番号,简单明了,非常实用。

“回总督大人的话,属下正在带领士兵修建茅房。”姚显武显然有点不好意思。

“茅房?需要挖这么深吗?”卢象升觉得很奇怪,明军的茅房都是修建的很简陋,很多人甚至随便找个地方就解决了个人问题,根本不像黄济的部队还需要花这么大的力气专门修建的这么好。

“按照我部的驻扎条例,茅房必须要远离宿营地,并且要挖深坑,四周还要有遮挡,条件允许的话还要加盖顶棚。并且每日都要用石灰消毒,离开时要用土填埋。茅房旁边还要有清洁的水池,方便入厕的人出来净手。”见到卢象升有些疑惑,黄济主动解释道。

“有必要这么麻烦吗?不就是入个厕吗?”卢象观在一旁奇怪的问道。

“很有必要。经过我军观察,士兵生病很多时候就是不注意卫生引起的,特别是入厕的时候。茅房本身也是一大病源地,必须要慎重对待。自从我军按照这个条例执行后,无论是在驻地还是外面,已经很少出现大规模生病的情况了,可见这样的措施是非常有用的。”黄济一脸严肃的说道。

“细微处见真功夫啊。你们也要多学着点,不要以为黄将军的部队只是器械好,其他地方也不简单啊。今天也算是受教了,既然证明有用,你们回去也按照黄将军的规矩执行。”卢象升虎着脸对卢象观和杨国柱他们说道。

卢象观等人只能诺诺称是,不敢反驳。

“好了,你们去忙吧。”卢象升挥手让姚显武继续做事,继续到其他地方转悠。

姚显武看了眼黄济,见他没有发话,行了个军礼,“是!”就走开继续带着士兵干活去了。

“这个军礼是怎么回事?有点意思啊。”卢象升边走边问道。

“我家大人说男儿膝下有黄金,军中儿郎更是要有血气,动不动就下跪,跪着跪着把胆气都跪没有了,所以军中不许用跪礼,只用抬手行礼就行。而且士兵对上级的尊重不是在膝盖上,而是在心里,没有必要做那些表面功夫。”黄济说这话的时候随时在观察卢象升的表情,毕竟这样的礼仪与大明传统不符。

“真知灼言啊。”卢象升没有再继续这个话题,毕竟想要像黄济的军队这样推广不现实,明军的传统不是卢象升可以随意改变的,况且卢象升本人也是不置可否,没有觉得有太大的意义。这是对士兵个体的认知存在差异,不像兴汉军重视每个士兵的尊严。

卢象升反而在意的是姚显武面对黄济和自己时的态度,卢象升从姚显武的眼睛里看到了尊重和敬佩,唯独唯有看到惧怕。要知道无论是黄济还是自己,级别比姚显武都不知道高出了多少。就是这样一个小小的军官,面对自己等人时都能够不卑不亢的,这就相当难得了。

卢象升知道问题肯定不是出在自己身上,自己手底下的普通士兵和低级军官们对自己还是非常惧怕的,见到自己时都是一副战战兢兢的模样,甚至话都说不清楚。那问题只能是出在姚显武和黄济身上,也不知道黄济是如何培养这些军官的,小小的军官都有大将之风,殊为难得。

“哪是什么?”卢象升指着一个巨大的白色帐篷问道。

这个白色帐篷在一众绿色帐篷中非常显眼,而且里面出入的人员都穿着白色的衣服,与周围的士兵完全不同。

“哦,那是军医所,给士兵们看病的。”黄济顺口就答道。

“军医所?你们还带了大夫给士兵看病?”卢象升等人非常惊讶。

“是啊,出征在外难免会受伤和生病,当然要带大夫了,否则没人医治怎么办?”黄济理所当然的说道。

卢象升等人更加无语了,要是都像黄济部这样想,大明的大夫都不够军队使用的了,需要花的钱更是不可计数。也只有兴汉军这样的狗大户才会这样奢侈,普通士兵也能够享受医疗服务,在大明这是军官才能享受的待遇,而且是高级将领。

卢象升等人走进医疗所,只见里面已经摆好了一张张床铺,上面都铺着雪白的床单,那些身穿白衣的大夫们正在四处散生石灰,用沸水煮绷带,整个营帐看着就非常干净整洁,让人心情舒畅。

营帐内的医生看到乌泱泱进来一大帮人,都愣了一下,马上就有一个年轻人走了过来,向黄济敬了个礼,说道:“将军,您怎么过来了?”

黄济回了个礼,:“这是卢总督,我陪他过来看看。”

年轻人马上对卢象升行礼,“医护营营长韩权见过总督大人。”

“您别看韩权年轻,他们家世代行医,医术还是很高超的,我也是花了很大的功夫才把他请到这里来的。”黄济说起这件事就有些洋洋得意。

韩权是天津本地人,中医世家,本来按照他这样的家世是绝对不会加入军队的,即便他愿意,他的家人也不会同意。

这个时候一个好的名声就起了非常大的作用。

黄济部在天津一带绝对是一个异类,别的军队不祸害百姓都可以说是纪律严明了。黄济部不但对百姓非常友善,经常救济和帮忙周边的穷人,而且对来到天津的难民也是全力施救,韩权就是那个时候被黄济的部下经常请到军营救治那些难民的。

对于黄济部的口碑两极分化很严重,穷人们对他们是交口称赞,富人们则是深恶痛绝。因为黄济把天津周边的所有难民都运走了,让那些富户少了很多盘剥的机会。

所以他们四处传播谣言,说黄济是把那些难民运到海外卖掉了,是吃人不吐骨头的恶魔,这样的话说多了确实影响了一部分不明真相的人。

后来有早前出去的人回来了,这些人都是天津本地人,当初穷的快要饿死了,把心一横上了黄济部的移民船。现在因为局势需要,被兴汉军安排回来省亲,而且是公费报销的,每个人都乐呵的不行。

这批人出去的时候一无所有、骨廋嶙峋,现在回来的时候衣着光鲜、红光满面,并且拿着一些小礼品四处拜访亲友,大摆筵席请四邻吃喝,生怕别人不知道他们翻身了,发达了。

如果是一个人发达了还没什么,所有人都发达就不一样了。那些富户开始狡辩说那是黄济请回来的托,不过明显抵不过这些人油光水滑的样子,这绝对不是一两天就能养出来的。

通过这些人的嘴,很多人都知道了济州岛,知道了那个吃饱穿暖的好地方。那里只要认真工作就有楼房住、一日三餐、新衣服穿,还能剩下不少,话里话外无不透露着一股优越感。

这帮人如今发达了,没有老婆的马上被媒婆包围了,争先恐后的给他们介绍媳妇,最后都娶到了以前做梦都不敢想的好媳妇。

有这样的事实在眼前,那些攻击黄济的谣言自然不攻而破。而且再次掀起了移民济州岛的热潮,这次那些富户们再怎么样也拦不住了。

韩权也是听多了济州岛的各种事情,对于世间居然有如此神奇美好的地方感到好奇。毕竟他只有25岁,正是年轻人好奇心强的时候,对新鲜的东西都感兴趣。

而韩权这个年轻的大夫早就进入了黄济的视野,犹如狼外婆眼里的小红帽,恨不得马上吃到肚子里去。

他经常找韩权闲聊,说起济州岛的医学院,那里有非常多的大夫毫无保留的交流医术,一旦有什么新的发现会无偿的传授给学生们,绝对不会藏私。而且那里正在研究外科手术,可以给人开膛破肚而不死,犹如再世华佗一般。最新的消息是,已经成功通过切除阑尾,救活了一位肠痈患者。

这个手术是有划时代意义的,令济州岛医学院的声威大振。很多大明的有钱人都慕名而来求医,不管是否能够治好,至少名声打出去了。

听到济州岛的医术已经发展到可以给病人开膛破肚,韩权的心顿时就有些飞了,恨不得马上就去一探究竟。

自从有了这样的想法后,韩权就一直想去济州岛看看,但是家里人全都反对。他们不是那些缺衣少食的穷人,生活条件优越,出海冒险这种事情无论如何也不会去做的。

多次交涉无果的韩权表面上熄灭了去济州岛的想法,暗地里却在为去济州岛做准备。在与黄济沟通好了之后,趁着有船回济州岛的机会,韩权给家人留了一封家书后毅然决然的上了去济州岛的船。

来到济州岛的韩权因为有黄济的介绍信,直接被安排到医学院学习。

因为韩权有深厚的医学基础,在医学院里如鱼得水。那里的学术氛围非常开放,大家都将自己的绝学拿出来与大家交流印证,取长补短,每个人的医术都进步的飞快。

而且济州岛良好的生活环境让韩权非常享受,这里宽松的氛围、良好的治安、充沛的物资、干净的市容,在这里生活比在天津舒服多了。时间长了,韩权都忘记回天津,颇有点乐不思蜀了。

直到一封家书寄到,韩权才想起了家儿老小,在恋恋不舍中回到了天津。

回到天津的韩权再也不愿意在自家的医馆做事了,直接接受了黄济的要求做了黄济部医护营的首任营长,正式加入了兴汉军的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