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浩听到王桐说癌细胞工厂,他神情一愣。要知道仿生晶体在科技资料的制造方法是分子聚合法。
他在这胡思乱想也没用,直接向王桐问道:“仿生晶体的制造方法怎么变成了癌细胞工厂。我在实验室了解,好像是分子聚合法。”
王桐听到李浩的问话后,他直接给李浩说出前因后果。
“李总,我们的样品就是使用分子聚合法制造。但是用这种方法制造成本不算高,但它的制造工艺太过复杂。
在实验室中用量少,可以轻易的完成。我们尝试进行工业化。它的成品率一直很低,还不到5%。
成品率不高可以接受,但它的工序太过复杂。生产出仿生晶体需要300多道工序,耗时很长。
用这种方法进行工业化生产,就是仿生晶体的价格不高,但加上时间材料成本等附加因素,它的价格也极为高昂。
杜主任为了把仿生晶体的价格降下来。他经过多次实验,找到了工业化生产的方式。”
王桐说着的同时,指着这个大罐子。
“这里面是用人的淋巴癌细胞,改进的癌细胞工厂。他直接用基因工程技术,把仿生晶体的基因片段植入到癌细胞中。
癌细胞具有无限增殖的特性,它的存活时间非常长。
这样一来只需要一些葡萄糖、氨基酸和微量元素。就可以源源不断的生产仿生晶体,它的成本很低效率还很高。”
王桐看了一眼周云笙继续说道:“我们改进工艺后,已经给周总进行汇报。经过她的同意后,我们才进行设备的安装和试生产。”
周云笙点点头说道道:“王桐他们是和我说了。浩子你那时候正在进行军工企业的设立。我也去亦庄管委会购买土地。太过忙碌,这件事情忘记和你说。”
李浩满不在乎的说道:“这个没什么,我也是这两天也是太忙,都没有关注云智能平台上的事件。”
周云笙向他问道:“我也奇怪这种生产方式。我知道这种细胞克隆的方式,早已经在抗体生产上应用。我们的仿生晶体也能使用吗?它不是专门生产蛋白质产物的技术。”
李浩听到癌细胞工厂这个技术,他就能想到这种技术实现的方式,给周云笙解释道:“我们的仿生晶体就是有几段特别的多肽折叠而成,它也属于蛋白质类。
通过王桐的介绍,我能分析出这个技术的实现路径。杜教授一定是先测序仿生晶体的蛋白结构。再反推它的a,最后逆转录出dna。
把合成的dna双螺旋结构植入到癌细胞中。现在这种技术已经很成熟,杜教授团队的技术水平使用这种早已成熟的技术根本不困难。”
随后李浩笑着说道:“我已经了解仿生晶体的制造方法,用这种方式来制造它,工厂的效率足以保证。我们去看看智能生产线,还有它加工出来的成品。”
最后在王桐的带领下,他们就走进来加工车间。
王桐边走边向李浩介绍道:“由于仿生晶体的性质相同,他在加工成眼角膜或隐形眼镜等产品时。其中有几道工序都是相同的。
我们就把生产线连在一起,等到真正变成不同生产工艺时,我们在进行分流加工。”
李浩他们在王桐的介绍声中,逐渐的走入到真正的工厂。
他刚进入这个工厂,对这里的第一印象就是安静,根本没有其他工厂那么喧闹。第二印象是空旷,这里几乎见不到流水线上的工人全部都是机器生产。
李浩仔细一看,他还以为来到了一个没有开工的工厂。这个工厂里几乎没有工人存在。
放眼看去,全是孤零零的机器,摆放在生产车间。大部分机器都密封的很好。他们使用传送带相连。
传送带到外围都用玻璃管严密的包裹。
这个工厂的布局可以保证生产的产品不会受到外部污染。
李浩参观这个工厂时,它就不住地点头。这个工厂的各项设备从外表上看就运行良好。
它的控制系统是新的,前两天李浩在他们公司安装设备的时候。用原来的生产线管理系统进行远程调试。
他发现这个系统性能很弱,直接让计算机公司编写出一个简单的操作系统。在工厂布置服务器,安装鹦鹉的一部分控制程序。由鹦鹉进行远程管理,紧急情况下,这一个小的智能程序也可以控制公司。
周云笙和他参观工厂,边走边高兴地说道:“浩子,你看看这个智能工厂井井有条,你说这个是未来趋势。我从这个工厂就能看出来,这种方式很快就会在全国实施。
这个工厂不需要工人,加上材料的采购,技术服务,销售还有质量控制等岗位,整个工厂只需要700多人就能完整的运行。
工厂工人减少,我们省下来的钱就可以加强质量控制。让我们工厂几乎不会发生重大的安全事故。”
这个工厂不需要流水线工人来进行这种毫无技术的重复劳动。特别是华夏的人口红利逐渐消失,用工成本急剧增加。现在重复性的体力劳动,已经完全改成机器人控制。
李浩听到周云笙的话,他笑着说道:“智能工厂不需要工人,这是指流水线工人。但它对工人的要求,其实比普通工厂还要高。
工厂里没有普通的流水线工人,但是有一群技术服务团队,主要是设备检修工程师。
现在全是高科技设备,它的状态良好时,可以采用智能方式操控。但高端的设备有它通用的缺点,那就是太过娇贵。
必须要有技术水平很高的检修工程师,维持着这个工厂设备良好的运转。”
王桐听到李浩的话,他立刻恭敬的说道:“我们的工程师队伍很庞大,他们每天都会对设备进行例行检查。每一个季度会对设备进行一次大检修。”
他继续补充道:“今天的检修马上开始。我们这向前走一会儿就看到他们。
别看到我们没有工人,但为这个工厂提供周边服务的工种有很多。
我用个性化订单的过程来举例。我们客服部门负责接收用户的订单和要求。
再由技术人员进行着审核,通过之后会发给人工智能,让它根据设备的条件生成工艺方法。
让设备按照客户的要求,自动的分配流水线的路径和加工工艺。达到产品个性化定制的目的。”
李浩基本了解这个工厂的运作机制,有鹦鹉对这个工厂进行总体控制。再加上工程师的实时检测,保障设备的安全。
他们继续向工厂内部走去,李浩现在可以观察到工厂内部设备的所有生产状态。
仿生晶体通过多次处理后,它被塑形成一定的形状,并根据产品都不同。变成不同的性质。
做成角膜的仿生晶体,它直接被设备加工成类似角膜的五层结构。
可以看到这种半成品在设备中储存,只有获得患者的具体数据之后。才会按照患者眼部的具体数据,启动下一步工艺,给他进行个人定制。
隐形眼镜的加工比角膜更轻松,因为它的结构更简单,只需要考虑人的眼睛形状和具体的度数。
这些产品都只差最后几道工序就可以完成。
个人定制的产品就是这样,没有消费者的具体数据是无法进行最后的加工。
但它加工出一件产品,就直接送到消费者手中。对整个公司的成本压力很低。
当他们走到工厂的中间位置,看到有一百多个工程师穿着蓝色的工作服,手里拿着各种设备。
看到李浩他们到来队伍依然没有散乱。领头的工程师在安排着今天的任务。
“一小队检测仿生晶体生产区,二小队检测生产线,其他小队按照各自的任务,检测设备的运行。”
看到他们各自散去,拿着设备到指定地点开始检测机器。
王桐介绍道:“我们工厂的每一个设备,都安排一组人员进行检测。一旦出事,检测人员需要负责任。”
李浩看到他们拿着设备认真的进行工作。这种设备都是很先进的便携式工业检测设备。
有激光水平仪,高能射线探伤仪。便携式智能焊机。
他们多个人一个小组,对整个工厂进行实时的检测。
智能工厂看着很高端,但它除了投资成本大,控制要求高之外。对高端的技术工程师依赖也很强。
越高端的设备,对后勤的要求就越发依赖。要保证工厂的完美运行,必须要有这种在台后默默付出的工程师。
建设一个可以良好运行的智能工厂,最重要的一环就是组建一个高素质的工程师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