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章 御营三军团(1 / 1)

海上升明帝 木子蓝色 1580 字 2022-09-08
请收藏本站,并多收藏几个备用站点:

大学士们不再兼任六部的尚书职,且提升为一品,若是正常情况下,他们的权力大大提升,只是首辅地位下降,可现在这种特殊情况下,内阁权力却又受到很大限制。

对此,首辅宋之普从没有反对过。

朱以海也很满意这套新体制,他始终掌握着巨大的权力,不用担心被朝廷、内阁给掣肘甚至架空。

“殿下,臣以为该赏就得赏,而且如此难得,得重赏。尤其是随驾的御营诸军,更该重赏,毕竟这也有他们一大份功劳。”

徐石麒和沈宸荃都是内阁大学士,也是御前会议的成员,他们一般也就代表着内阁,一般事务直接以内阁名义办理,有时重要事情则沟通留守内阁处理。

“我们建议以三个月全饷为赏赐标准,如上等战兵,一月全饷是四两五,那这次直接发十三两五钱银。”

沈宸荃建议这三个月的全饷做新皇即位赏赐,其中一个月直接发龙银,另外两个月的则发户部银行的兑换券。

“臣等认为,还应当再发些酒肉赏赐,最近军中的物资比较充裕,可以考虑给士兵们再发些布匹。”

朱以海点了点头。

“现在南京周边,不仅有御营还有一些水师和地方营兵、乡勇等,加起来战、辅、乡兵不下十万之众,这个赏赐一定要快速和公平,不要闹出事来。”

发三个月的饷,这意味着几十万两银子,不过朱以海现在手头倒还是有些银子的。

“我看,不如以半年饷钱做赏赐,大家北伐征战,非常辛苦,平时又只领半饷,这次就多发一些吧。不仅御营的战辅兵要发,就是省镇营兵和地方乡勇也要发。

至于标准,省营和乡勇里的披甲、马骡兵皆按上等兵发,一人发半年的,就是二十七两银,未披甲战兵按二等兵,半年就是二十五两二银,其余按三等兵算,二十三两四银。”

“殿下,省镇兵和地方乡勇也按京营的饷,是不是太多了些?不如省营按三等兵发,一月三两九,乡勇按辅兵发,一月三两?”

沈宸荃解释,“臣倒不是舍不得银子,只是军中向来讲究等级森严,御营那是天子亲军,更是大明精锐,而省镇营兵和地方乡勇,是完全不一样的,特别是乡勇,平时基本上是没饷的,只有训练和打仗的时候,才会有些钱粮,现在就算按一月三两给,那半年的都有十八两,已经非常优厚了。”

“如果乡勇都跟御营一样拿赏,那御营肯定会有士兵们不满的。”

朱以海问御营的几位大将,他们则表示沈阁老的话很有道理。

虽然相差可能就几两银子,但该有的规矩还是得有的。

“也好。”朱以海点头。

这个时候御营都监沈文忠又提议,说省镇营兵和地方乡勇也有精锐普通之分,所以最好是也分成战辅四个等级,比如说省镇营兵,可按披甲战兵、未披甲战兵,马骡兵舟船水兵、辅兵等细分一下,这样也能更激励将士。

总体上御营比省营高一档次,省营比乡团高一档次。

朱以海道,“具体怎么个赏赐标准,你们回去讨论,朕的要求只有一个,赏赐要及时,得快,不能拖拉。再者就是要尽量公平,不要到时搞出士兵们不满来,把个赏赐的好事,弄的生乱子。

说实话,不管是御营还是地方兵马,大家都是提着脑袋在报效国家,所以半年饷的赏银,也不算多,如今我们也算是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我们有必要让将士们跟我们共同分享这胜利的喜悦。”

鞑子都知道重金厚饷养出一支能战八旗,他朱以海会不知道现在这种时候得靠将士们打天下?

银子没了可以再想办法弄,但兵无战心斗志,那可就要彻底玩完。

光谈忠义是不够的,该给的福利还得给。

“还有一个,我们现在南京城下,接下来还要分出两支军团去苏松、安徽两地,要趁这机会继续发展地方义军乡团,同时也要抓紧在两地给御营将士们多娉些新娘子回来,我们要争取让咱们的犒营将士,人人都能成家娶老婆,将来个个都有自己的田地房屋,有老婆孩子。”

“这一条很重要,大家舍生忘死的为了啥?不能让将士们的血白流,尤其是那些年轻单身的壮小伙子,最起码咱们也得让他们有个后先。”

古代征兵都知道说先挑多丁,独子的不要。

“江宁城已经送来一百五十万两银子了,加上之前的陈洪范和钱谦益送来的二百万两银子和十万两银子,我们已经从江宁榨出差不多近五百万两价值的钱货,他们还欠我们九百万两,但估计也榨不出来了吧?”

朱以海哈哈一笑,“放心吧,如今我们大兵压境兵临城下,江宁城里的严我公是个能捞钱会理财的好手,隔七天送一百万两,这个他做的到,江宁百万大城啊,里面多少富贵人家大商大贾?”

水师提督阮进笑道,“陛下围而不破的计划是真好,若是咱们现在进了南京城,倒是不好这么硬生生的从那些世家大户富商手中榨取银钱了啊。”

在场的人都不由的笑起来。

是啊,想当初崇祯皇帝在北京城,让百官捐钱助饷,可一个个都哭穷,甚至故意把家具拿上街当街叫卖,辱尽斯文,丢尽朝廷脸面。

但李自成入北京后,拷掠出了多少银子?

各种说法都有,但确实也不会少。

李自成开出的助饷是明码标价的,即中堂十万,部院京堂锦衣七万或五万三万,道科吏部五万三万,翰林三万二万一万,部属而下则各以千计。

有不少大臣勋贵都被迫捐饷或是拷掠出数十万两银子,而北京多少勋戚,多少高官,多少士族名门。

南京做为大明的陪都,其富庶是很惊人的,虽然半年前清军入城,搜刮走不少,但毕竟当时南京是投降的,而清军入南京后也没有怎么屠杀或公然抢掠,民间的财富基本上都还在。

“先不要管那些了,先把这批赏发下去,然后让东西两支军团去苏松、安徽两地吧。”

朱以海的御营这半年多以来,已经实力挺强,规模也不小,他现在打算继续裂变,不再把御营都放在吴越这边,而是要扩大地盘,比如分出一部份进入上游的安徽一带,而且以后是要以那边为根据地大本营发展,这也是为了真正把安徽江西这些地方,纳入他真正的统治。

眼下朱以海真正完全控制的地方其实也就浙东,其它地方基本上都是地方军队,这个并不稳固。

他打算跟唐朝的神策军一样,让他们走出关中,不断建立御营的行营,挤压那些地方兵的空间,一步步把他们整编,这样就能避免明末之时最大的一个问题,地方军阀的不受控制。

这个计划如果成功,那么朱以海就能从现在实际完全掌握浙东,再到对安徽、苏松的裂变控制,整合地方军队,真正纳入朝廷中来。

等以后,还可以再继续向外扩张,江西、福建甚至是湖广、两广、云贵等地。

御营控制范围之外的地方,其实朱以海都并不抱太大希望,就如现在新反正的江西赣北的金声桓王得仁,汉中的贺珍,关中的武大定,以及重庆四川的那些前明和土司军队,牵制清军是可以的,但要说可靠就真说不上。

就跟之前湖广的五忠一样,号称五十万,结果一战溃逃千里,甚至纵兵劫掠地方,现在朱大典、张名扬他们还在围剿马进忠等人呢,衡州一带打的不可开交,战火都烧到广西的桂林和贵州的偏桥等地去了。

连刚会师合攻拿下重庆的四川明军,也在左良玉这位提督的带领下,开始出兵增援进剿那些叛军。

至于说汉中的贺珍关中的武大定以及郧阳的王光泰、高斗枢等去打西安,这件事情本来朱以海就是反对的,但是那几位新反正的贺珍等却不顾他的旨意,坚持要打。

对此朱以海也只能说鞭长莫及,高斗枢这个总督都约束不住,说到底还是那些老问题,地方军队的军阀化。

而福建的郑氏就更不用说,朱以海不断的给他们封赏,甚至让他们去打台湾,许诺世封永镇,郑氏倒是挺高兴的开始着手准备。

但朱以海下旨让他们派一些水师战舰和兵员北上,开到长江甚至在苏松沿海配合御营作战,这郑芝龙就开始各种借口推脱,郑鸿逵说是领了一支舰队万人北上,结果到现在这支舰队都还没有驶出福建的海域。

甚至对于朱以海在福建设立的市舶司海关,也基本上还是由郑氏把持着。

福建巡抚张堂肯回去推税赋改革等,也是处处受到阻挠,总督郑芝龙跟巡抚张肯堂搞的很不愉快,甚至郑芝龙还把张肯堂挤到台湾去了。

可面对这些,朱以海暂时也只能忍着,暂时没有能力调头去对郑氏用强,只能一遍遍的下旨安抚甚至是优赏,然后在他的小本子上记下郑氏的一条条罪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