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城中城计划!】(1 / 1)

请收藏本站,并多收藏几个备用站点:

1955年伊始,长江实业。

黎星本来在长江实业新建楼盘的项目部,被吴光耀一个电话,叫到了自己的办公室。

看着自己脚上的泥土,散落在老板的办公室,甚是引人瞩目,黎星好不尴尬!

吴光耀自然不会在意,晚点叫人打扫一下就好了。

“手上的项目还有几个月竣工?”吴光耀问道。

“预计的是5个月时间,老板,是不是要开新项目了?”黎星一看吴光耀难得问工程进度,就大胆的猜测起来。

目前,长江实业正在开发的第三个楼盘,前面已经开发了澜湾别墅和盛世华庭;

要知道长江实业已经成立了五年,才开发三个楼盘,甚至有两个楼盘还是和人合资的,不可谓不低调!

“油尖旺那三块地皮,我打算依次准备开发了;不过不是盖五层楼,而是盖16层高的住宅楼。”吴光耀说道,之所以说盖16层,那自然是因为九龙地区有飞机场,所以必定限高,恐怕也就允许16层到18层左右。

黎星一听吴光耀说要盖16层楼,猛的起身,不可思议的说道:“港府要修改条例了?”

“内部消息,不知道可不可靠,你不要声张!”吴光耀强调道,离修改房屋建造条例估计还有一个月左右,吴光耀打算提前设计好图纸,到时候也可以省下一点时间。

“恩,我会保密的!”黎星点点头,老板作为港府红人,知道点内幕消息不足为奇,但是自己决不能泄露出去,以免影响老板。

接着吴光耀和黎星讲起了自己的具体计划:一块地皮在15万平方尺左右,也就是25亩土地。一块地皮修建25幢16层高的住宅,每层4户600平方尺到1200平方尺不等,小区共计1600个住宅单元,可容纳1万人居住。

整个小区还包括休憩花园、完善的商场、银行、酒楼茶肆、杂货店、饼店、药店、诊所、裁缝店等全部生活需求,小区还配备2所幼稚园、2所中小学,以解决小区的小孩就学问题,形成一个‘城中城’。

“港岛一建并没有建设高楼的经验,而且设备不足,管理人员不专业。老板,这可是个大问题啊!”

“所以,我准备叫你和陈成去美利坚一趟,找美利坚的设计公司和建筑公司,让他们派工作室前来港岛,不仅要指导我们,而且还要教会我们。我们出点学费,没什么大不了的!至于设备,这次就来个大采购,反正这几年需要大量的使用,亏不了。”

黎星兴奋的走出了吴光耀的办公室,脸上就像打鸡血一样,让长江实业的职员纷纷猜测,这位是晋升副总裁了嘛?

..........

临近年关,吴光耀开始忙碌起来,毕竟一年的总结大会又要开始了,每家公司的年度财务报表也该送到自己的手中了。

东瀛的联想电器和欧洲的麦德龙连锁零售商,都会把报表送到港岛,让自己过目。

吴光耀来到东方报社,职员们纷纷向自己打招呼,吴光耀点头回应,然后来到自己的办公室。

吴光耀刚坐下一分钟,就有熟悉的办公室男职员带着一位陌生的年轻女职员,女职员手里则拿着的是水壶。

“老板,这位是新来的职员高月,以后也兼职您办公室文员?”

“恩,我知道了。小李你升职了?”

“是的,沈总打算调我去台岛工作!”

吴光耀点点头,不再说什么,办公室一向属于升职捷径,很容易升职;

当然,本身也和他们的文化水平有关。

打量了几眼高月,发现容貌并不是特别突出,吴光耀失望当中又带着少许轻松,心里有点复杂;作为后世之人,早就听说过秘书的传说,说没有想法,那肯定不是男人;但是,吴光耀又不想过于沉迷此道,所以看到高月的容貌,又轻松了几分。

吴光耀虽然没有专职秘书,但吴光耀到了办公室,也是有兼职秘书服务的,端茶倒水、递送文件、吩咐跑腿都是他们的工作。

这次给自己安排一个女职员倒是很难得,毕竟这个时代的女性,受过高等教育的还是很少!

至于吴光耀为什么知道高月受过高等教育,那是因为自己很自信,杨康绝不会给自己安排一个没什么文化的兼职秘书。

吴光耀喜欢重用有文凭的人,在港岛也是小有名声,自己的这些心腹没道理不懂!

可惜,高月长相差点,让吴光耀少了期待。

当初吴光耀一看到林月如,就下定了决心要娶她!

长得又漂亮,家世又好,而且还看得出受过西式高等教育的,这基本上属于凤毛麟角。

“高月你原籍是哪里人,文化程度如何?”吴光耀随口问道。

“老板,我是浙江绍兴人,港岛中文大学毕业。”高月连忙回答。

“恩,可以,我们还是老乡!女孩子受这么高的教育很不容易,所以你要好好干,未来说不定也能跻身高层,当一位报业女强人。隔壁的星岛日报掌门人,不就是女性嘛!”

吴光耀的话,很让高月兴奋,这位老板果然就像传说中那有,很喜欢有文凭的人。

“是,我会好好工作的!”高月信誓旦旦的说道。

不一会,沈宝兴和杨康来到了吴光耀办公室,汇报起情况。

《东方日报》这一年海外发展迅速,在星岛、台岛、泰国、马来等地销售增长迅速,颇有成为华人第一报的趋势。

究其原因,就是东方报社在商业上的内容,下了很大的功夫,很多商业大佬都愿意接受东方报社的采访,多少都有看在吴光耀的面子上;

还有就是东方报社,投入了大量资金建立了通讯社,和配备了很多电传打印机,抢新闻最快,让人能读到最新的新闻。在这方面,没有华人报纸比的过。

“《明报》的情况怎么样?”

“恩,非常好,发展很迅速。凭借梁羽生和金庸的连载小说,《明报》在亚洲非常受欢迎。”

吴光耀点点,接着又问了出版社状况。

东方报社已经在向传媒发展的路上,出报社自然少不了!

看东方报社发展的很稳定了,吴光耀决定再给杨康和沈宝兴加点任务。

“我看你们最近有点闲,打算给你们增加点任务!”吴光耀脸上带着狡黠,第自己的两位大将说道。

沈宝兴和杨康一听,老板在说两人偷懒,纷纷表示抗议;

沈宝兴甚至扯扯自己的脸皮,说自己都快瘦的不成人形了,让吴光耀差点暴走!

“嫌累就招人,把权利下方;这既是相信自己的同事,也是解放自己,让自己有更多的精力去处理大局。”

吴光耀接着说道:“东方报社再筹备一个杂志,每周一刊,就叫《经济周刊》,对标美国的《财富》和《商业周刊》。还是那句话,给我多储备一点人才,我会随时下达任务,完不成,你们两人就来给我端茶倒水。”

“完的成,这么好的事情,我们怎么可能完不成!”沈宝兴一听又要出新产品,高兴了起来。

这就是股份制的好处,不仅仅是在给老板打工,也是在给自己打工。

送走了两人,吴光耀脑子又在高速运转,分析东方报社的下一步。

办电视台,显然太早了,这一步起码得60年代初,吴光耀才考虑这个问题。

1957年,丽的呼声在港岛成立“丽的映声”,正式推出电视服务,此为港岛及远东地区第一家电视台。成立之初,“丽的映声”只有一个黑白画面的英文台,每日播放四小时。频道成立初期以收费方式提供服务,向每个用户收取25港元的月费,以当时的水平来说相当昂贵,一般市民难以负担,用户仅有640家。这一年,丽的映声首次播出了香港电视史上第一部电视直播剧《幸福的家庭》。

1967年,丽的映声用户多达6000户,这年9月,无线电视(以下简称TVB或无线)启播,TVB的收看完全免费、无线接收,且有许多(非全部)彩色画面的节目。而丽的映声仍为黑白画面,许多观众开始转为收看TVB,丽的映声受到冲击客户不断流失。

最终,吴光耀挥去脑中的想法,东方报社还是以纸质传媒发展吧!

不管什么事情,太超前了,绝不是一件好事!

不说科技能不能支持这个事情,就是民众和观众也不会支持太超前的事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