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截胡】(1 / 1)

请收藏本站,并多收藏几个备用站点:

夜晚,吴光耀在自己的书房,思考和记录。

港岛一建的事情,算是给吴光耀提了个醒,只要是自己的公司,就不能太放任。

钱是自己投资的,一些员工和管理层怎么会珍惜?

他们一些人甚至为了自己的一点小利,而出卖吴光耀这个老板的大利。

反正亏的是老板的钱,又不是自己的,很多人都会这样想。

别人如果给他100港币,让他贱卖老板的价值1000港币的货物,如果可以规避风险,怕是不少人愿意。

所以,自己的旗下公司都要新开一个部门——审计与监察。

.....

第二天,吴光耀来到长江实业,经过员工办公地方的时候,好像听见有人在说:“可惜啊!这块地皮可是在皇后大道,业主居然已经答应卖给了别人了!”

吴光耀秉着追根问底的原则,停下脚步,来到这位员工面前。

“老板好!”

在谈话的几名员工,看见吴光耀走过来,心里没由来的紧张了一下。

“恩,我听你们刚才说,皇后大道有块不错的置业出售。给我具体说说,我很感兴趣!”

“是这样的,今天,史经理派我去外面搜寻地皮。我在皇后大道听见一个消息,说有亚泰大厦,业主有意要出售。我心想亚泰大厦的地址可算是个好地段,要是公司能拿下,也是很不错的选择。没想到去亚泰大厦一打听,原来业主是英籍商人史蒂夫,他已经口头答应将这幢大厦出售给别人了!”

“那你为什么觉得可惜,价格很便宜吗?”吴光耀来了兴趣,继续问道。

“恩,这幢大厦修建于1908年,虽然年份久远,整体显得破旧,但是他地段好啊,而且价格才30万港币,简直就是廉价的很。我想要不是这位英资商人急着出售,就是50多万港币都值。”

吴光耀听了,眼前一亮!

如此好的物业,又仅仅是口头约定,说明还不具有法律约束,自己为什么不截胡呢?

“他们什么时候交易,或者签订买卖合约?”

“听说是明天上午,就要在律师楼签订买卖合约了!”

吴光耀心里计算着时间,明天上午签约,那就是自己还有半天加一夜的准备时间!

试试看,不努力怎么就能拥有,如此好的物业呢?

如果换做是别人,就只会自叹,自己是来迟三日的梁山伯,有点缘悭福薄就算了。

但是,吴光耀不一样,三十万港币就能在中环拥有一幢优质物业,自己不拼一拼,怎么舍得就如此放弃?

再说,这个地段的大厦,自己用上几年过后,等1955年把他给拆了,建一幢高楼作为自己旗下公司的总部,岂不是完美。

既然认定了目标,就要锲而不舍,吴光耀开始不停的思考解决方案!

如果有一个英籍的说客,充当中介商就好了!

想到此,吴光耀赶忙拨打了一个电话,长话短说,辞简意深。

“桑达士,你认识一位叫做史蒂夫的英籍商人吗?”

“吴,我当然认识,史蒂夫还和我们汇丰银行合作过呢!你找他吗?”

“那就太好了,我听说他有意把皇后大道的亚泰大厦出售给别人,目前还未签订合同。”

“你的意思,是让我去说服他,把这幢物业转售给你?”

“恩,他卖给别人30万港币,所以拜托你,38万港币的范围之内,你替我拿主意。你的佣金一分不会少,这你就别客气了。”

“行,我帮你试试!”

放下电话,吴光耀开始思索,成功的希望有多少?

显然,希望很大,毕竟没有签订合约,又有这么大牌的一位说客。

当天晚上8点,吴光耀就接到桑达士的电话,叫吴光耀明天到一个律师事务所,签订买卖合同。

价格35万港币,比吴光耀的最大限度,还少了3万。

吴光耀打算把这3万,作为桑达士的中介费。

两人虽然关系不错,但是也需要利益捆绑!

第二天,一切顺利,皆大欢喜!

事成之后,吴光耀邀请了桑达士,来到一家茶餐厅。

“吴,最近你的重点转移到地产了?”

桑达士略带不满,这位朋友到底怎么回事?

几个月前,还在描述自己的航运宏图,现在居然分心分资发展地产业了!

要知道,最近的地产业,可是不吃香!

“我的产业没有重点,我都是一视同仁。你放心,环球航运的宏图,依旧会徐徐展开。发展地产的资金,都是我向别人筹集的。”

桑达士听了才点点头,两人现在属于绑在一起。

桑达士需要晋升的资本,吴光耀需要发展的资本,两人正好互补。

接着吴光耀向桑达透露,自己新的购船计划。

桑达士表示,吴光耀只需支付30%的货轮首付款,剩余的70%,将由汇丰银行进行贷款。

当然,这艘货轮也抵押在汇丰银行,直至这艘船的贷款还清。

汇丰银行的高管,现在都有了一点认识,那就是环球航运的每一艘货轮,只需两年就能还清汇丰银行的贷款。

最多三年,环球航运就能收回成本,后面就是赚取的利润。

聊了一会,桑达士突然说道:“你们环球航运的财务,管理的有点差,你需要注意?”

吴光耀一愣,还有这种事情?

环球航运的财务,都是吴光耀请的港岛精英人才,居然还被汇丰银行看不上?

汇丰银行有查阅环球航运财务的权利,会经常翻阅环球航运的财务账簿,以免自己的投资打水漂。

桑达士看吴光耀还有意识到这个问题,接着说道:“我们汇丰银行的财务查阅过后,发现你们货轮的维修和保养费用,居然是管理技术方面的负责人在报销。这显然不行,他们只懂技术,那里会有钱的意识,不会讲价,长期下来,会浪费不少金钱的。”

吴光耀听了,连连点头,这确实是自己的疏忽。

目前自己只有六艘货轮,这笔账也许不多;但是未来自己有几十艘货轮,那就是一笔非常可观的财富了。

不是说自己不相信员工,而是这些技术工,显然不是专业的砍价和谈判高手。